巴豆不是黄豆巴豆【处方用名】巴豆,巴豆霜,巴霜,焦巴豆。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巴豆树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及叶亦供药用。【商品规格】本品自古沿用至今,全国各地习用,为巴豆的正品。以粒大、饱满、种仁黄白色者为佳。粒较空、种仁泛油变色者质次。【化学成分】种仁含脂肪油Crothonoil约40-60%,油中含巴豆树脂,系巴豆醇、甲酸、丁酸及巴豆油酸结合而成的酯,有强烈的致泻作用。此外,含蛋白质约18%,其中包括一种毒性球蛋白,称巴豆毒素。另含有巴豆甙1-3.8%、精氨酸、赖氨酸、解脂酶及一种类似蓖麻碱的生物碱。巴豆油中含有辅致癌物。为无色树脂状物,经水解后产生辅致癌物A3及致癌物B2。【抗癌药理】抗肿瘤作用:巴豆提取物对小鼠肉瘤S-180实体型和S-180腹水型,小鼠宫颈癌U-14实体型和U-14腹水癌,以及艾氏腹水癌皆有抑制作用。给大鼠移植性皮肤癌内注射巴豆油乳剂,能引起瘤体退化。并延缓皮肤癌的发展。巴豆油注射液在试管内有杀癌细胞作用。巴豆醇二酯对小鼠淋巴细胞性白血病P-388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性味归经】辛,热,有毒。入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泻寒积,通关窍,逐痰,行水,杀虫。治多种癌肿。【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0.1g-0.3g。外用:适量。绵裹塞耳鼻,捣膏涂或以绢包擦患处。【选方】1、治宫颈癌痛:水红花子60g,麝香15g,阿魏15g,急性子15g,甘遂9g,大黄15g,巴豆10粒,白酒500g,各药捣碎,合在一起,纳入猪膀胱内,外敷痛处,痛止停药。2、治喉癌:(1)巴豆2粒研末,大枣肉3枚[8u58药材网www.8u58.com],葱白2根,共捣如泥,梨1个,在1/4与3/4处交界处切开,下3/4中心挖空,装入药泥后盖好,上1/4置碗内蒸熟,去药嚼梨,喝汤。(2)蜈蚣5条,全蝎、白僵蚕、虫各30g,新瓦焙干研细末,分成40包,每包倒入鸡蛋内,捣匀,面糊封口,置碗内蒸熟吃,早晚各1枚,24包为一疗程。3、治鼻咽癌:巴豆7.5g,雄黄18g,郁金9g,每次3丸,2小时1次浓汤送下,服至吐泻停止。
不是,巴豆是一种中药名,属峻下逐水药,产于巴蜀,其形如豆,故名。中医药上以果实入药,性热,味辛,功能破积、逐水、涌吐痰涎,主治寒结便秘、腹水肿胀等。
主治:寒邪食积所致的胸腹胀满急痛、大便不通、泄泻痢疾、水肿腹大、痰饮喘满、喉风喉痹、痈疽、恶疮疥癣。有大毒,须慎用。
巴豆不是黄豆,黄豆用多了也会腹泻,但两者的致病原因不一致!
巴豆又名:老阳子性味归经:味辛,性热;归胃、大肠、肺经。治寒积便秘巴豆有大毒,是一味峻泻药,主要用于寒积便秘、水肿、腹水、痰涎壅盛、气急喘促等症。《本草通玄》记载,巴豆“秉阳刚雄猛之性,有斩关夺门之功,气血未衰,积邪坚固者,诚有神功,老赢衰弱之人轻妄投之,祸不旋踵。巴豆、大黄,同为攻下之剂,但大黄性冷,腑病多热者用之。巴豆性热,脏病多寒者宜之。”须注意,巴豆不宜直接内服,常制成巴豆霜以降低毒性。【
查看详细用块冰放到肚子上10分钟,过会您就开拉了,呵呵
查看详细加一些国岛片搅碎,放在里面就可以做成泻药。
查看详细该产品属于剧毒品。分为顺式和反式两种异构体:顺式异色体不稳定。普通商品是反式异构体。无色透明易燃液体,有窒息性刺激气味。与光或空气接触,变为淡黄色液体,逐渐氧化成巴豆酸,其蒸气为极强的催泪剂。对人体危害:对眼结膜及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神经系统机能障碍
查看详细巴豆用种子繁殖,可采用种子育苗移植和直播。1.种子育苗(1)育苗地整地选择近水源,排水方便,土质疏松肥沃地作育苗地,经翻深整细后,起畦宽100~120厘米、高10~15厘米,把畦面整平,每667平方米用腐熟厩肥1500千克,撒施畦面,翻入土内,以待播种。(2)采种巴豆种子有伏种和秋种两种。伏种是初开花所结的种子,粒大饱满,宜做种用。而秋种是后期开花所结的种子,粒小而且空粒多,不宜做种用。在每年8~
查看详细巴豆,(学名:)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巴豆树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及叶亦供药用。巴豆树为常绿乔木,高6~10米。巴豆(原变种)灌木或小乔木,高3-6米;嫩枝被稀疏星状柔毛,枝条无毛。叶纸质,卵形,稀椭圆形,长7-12厘米,宽3-7厘米,顶端短尖,稀渐尖,有时长渐尖,基部阔楔形至近圆形,稀微心形,边缘有细锯齿,有时近全缘,成长叶无毛或近无毛,干后淡黄色至淡褐色;基出脉3(-5)条,侧脉3-4对;基部两侧叶
查看详细巴豆辛热,有大毒。功效为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腐蚀疮疡。治疗寒积,腹水,结胸。巴豆一般入丸散服,剂量不超过0.3克,大多数制成巴豆霜用,以减轻疗效。
查看详细巴豆,(学名:Crotontiglium)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巴豆树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及叶亦供药用。巴豆树为常绿乔木,高6~10米。巴豆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其味辛性热,有下泻毒性。呕吐、腹泻、白细胞升高等是巴豆中毒的主要表现。中医药上以果实入药,性热,味辛,功能破积、逐水、涌吐痰涎,有助于治寒结便秘、腹水肿胀、寒邪食积所致的胸腹胀满急痛、大便不通、泄泻痢疾、水肿腹大、痰饮喘满、喉风喉痹、痈疽、恶疮
查看详细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巴豆酸酐中文别名巴豆酐;丁烯酸酐;英文名称CrotonicAnhydride英文别名Crotonicanhydride;CAS号623-68-7合成路线:1.通过巴豆酸合成巴豆酸酐,收率约98%;2.通过巴豆醛合成巴豆酸酐更多路线和参考文献可参考
查看详细基本信息:中文名称(4S)-N-巴豆酰基-4-异丙基-2-恶唑烷酮中文别名(S)-(+)-3-巴豆酰基-4-异丙基-2-噁唑烷酮;(N-巴豆酰)-(4s)-异丙基-2-噁唑烷酮;英文名称(N-CROTONYL)-(4S)-ISOPROPYL-2-OXAZOLIDINONE英文别名(4S)-N-Crotonyl-4-isopropyl-2-oxazolidinone;(S,E)-3-but-2-en
查看详细 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1-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