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乌:别称泰山何首乌、何首乌(山东);地葫芦、山葫芦、野山药
(食材,草药)
本词条可能涉及专业知识,中草药并非没有毒副作用,请遵医嘱服用,请勿轻信网上用药建议。
白首乌(学名:CynanchumbungeiDecne)属龙胆目;又名,白人参。古籍记载,白首乌用于晚唐,盛行于早明,沿用至今。因其补肾益肝、乌发生发、养血益精、抗衰老之功效,被历代名家视为摄生防老珍品。中国白首乌的95%出产在江苏省滨海县,滨海是中国唯一首乌之乡。滨海白首乌区别于传统药材何首乌。何首乌多为药材,食用需严格遵守医嘱。滨海白首乌为保健草药,以保健为主,因其温补宜人,且具有无毒副作用,因此可用於日常服用。滨海当地的人们多为早茶或下午茶食之
促进毛发的作用:中国医学认为:发为血之余,发乃肾之外候,毛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竭,与血气及肾精息息相关。白首乌既是常用的补血益精之药,又是养生防老的珍品,因而具有促进毛发生长作用。原形态:
白首乌是植物牛皮消的块根。1.牛皮消又名飞来鹤,蔓性半灌木。具乳汁。根肥厚,类圆柱形,表面白首乌黑褐色,断面白色。茎被微柔毛。叶对生;叶柄长3-9cm;叶片心形至卵状心形,长4-12cm,宽3-10cm,先端短渐尖,基部深心形,两侧呈耳状内弯,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被微毛。聚伞花序伞房状,腋生;总花梗圆柱形,长10-15cm,着花约30朵;花萼近5全裂,裂片卵状长圆形[8u58药材网www.8u58.com],反折;花冠辐状,5深裂,裂片反折,白色,内具疏柔毛;副花冠浅杯状,裂片椭圆形,长于合蕊柱,在每裂片内面的中部有一个三角形的舌状鳞片;雄蕊5,着生于花冠基部,花丝连成筒状,花药2室,附着于柱头周围,每室有黄色花粉块1个,长圆形,下垂;雌蕊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柱头圆锥状,先端2裂。蓇葖果双生,基部较狭,中部圆柱形,上部渐尖,长约8cm直径约1cm。种子卵状椭圆形至倒楔形,边缘具狭翅,先端有一束白亮的长绒毛。花期6-9月果期7-11月实验证明,局部涂抹白首乌总磷脂可使家兔耳毛和毛孔的平均直径增加,分布曲线右移,群间距离缩小,毛纤维生长速度加快。专家们在进行白首乌有效成份单体分离时,发现一种新物质,命名为白首乌二苯酮。初步分析,白首乌二苯酮可能是首乌乌发功能的本质所在,在其它方面的应用价值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现代科学研究成果为白首乌这一传统名贵珍品应用到医药、美容、食品等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大量实验数据何首乌:
何首乌(学名:Fallopiamultiflora(Thunb.)Harald.),又名多花蓼、紫乌藤、夜交藤等。是蓼科蓼族何首乌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块根肥厚,长椭圆形,黑褐色。生山谷灌丛、山坡林下、沟边石隙。产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华东、华中、华南、四川、云南及贵州。其块根入药,可安神、养血、活络,解毒(截疟)、消痈;制首乌可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是常见贵细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