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汤没有问题,有益健康。
龙脷叶常绿小灌木,高10-40厘米;茎粗糙;枝条圆柱状,直径2-5毫米,蜿蜒状弯曲,多皱纹;幼时被腺状短柔毛,老渐无毛,节间短,长2-20毫米。叶通常聚生于小枝上部,常向下弯垂,叶片鲜时近肉质,干后近革质或厚纸质,匙形、倒卵状长圆形或卵形,有时长圆形,长4.5-16.5厘米,宽2.5-6.3厘米,顶端浑圆或钝,有小凸尖,稀凹缺,基部楔形或钝,稀圆形,上面鲜时深绿色,叶脉处呈灰白色,干时黄白色,通常无毛,有时下面基部有腺状短柔毛,后变无毛;中脉和侧脉在鲜叶时扁平,干后中脉两面均凸起,侧脉每边6-9条,下面稍凸起;叶柄长2-5毫米,初时被腺状短柔毛,老渐无毛;托叶三角状耳形,着生于叶柄基部两侧[8u58药材网www.8u58.com],长4-8毫米,基部宽3-4毫米,宿存。
板蓝根(常用别名:靛青根、蓝靛根、大青根)是一种中药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通常在秋季进行采挖,炮制后可入药。[1]在中国各地均产。板蓝根分为北板蓝根和南板蓝根,北板蓝根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根;南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马蓝(sia(Nees)Brem.)的根茎及根。其性寒,味先微甜后苦涩,具有清热解毒、预防感冒、利咽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温毒发斑、舌绛紫暗、烂喉丹痧等疾病
薄荷,土名叫“银丹草”,为唇形科植物,即同属其他干燥全草。多生于山野湿地河旁,根茎横生地下,多生于2100米海拔高度,但也可在3500米海拔上生长,是一种有特种经济价值的芳香作物。
全株青气芳香。叶对生,花小淡紫色,唇形,花后结暗紫棕色的小粒果。
薄荷是中华常用中药之一。它是辛凉性发汗解热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外用可治神经痛、皮肤瘙痒、皮疹和湿疹等。平常以薄荷代茶,清心明目。
光棚温室采摘的薄荷又是春节餐桌上的鲜菜。清爽可口。
在中国,薄荷主要以江苏、安徽两省产量最大。
薄荷栽种方式有根茎栽植、分株栽植和扦插繁殖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