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块茎腐烂病也称为天麻软腐烂窝病,是天麻栽培中产量低而不稳的原因之一,发病天麻块茎皮萎黄、中心组织腐烂、块茎的切面渗出有异臭的白色浆水浓液,在烂窝的天麻穴里和块茎内蜜环菌菌索繁茂密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天麻块茎腐烂病防治方法吧!
天麻块茎腐烂病症状
天麻块茎腐烂病的块茎皮部萎黄,中心组织腐烂,块茎内部呈异臭稀浆状态。上层天麻块茎有的腐烂、萎缩,有的则上部烂一部分或皮层坏死,而下层天麻不会受害或受害。
天麻块茎腐烂病原因
1、土质选择不当:软腐烂窝多见于土壤保墒、透气性能差的硬碴地和死黄泥地,蜜环菌在这种场地生长发育不良,天麻由于得不到蜜环菌营养而蔫腐死亡。
2、高温高湿环境: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有利于杂菌生长,蜜环菌材上很快出现灰白色的杂菌菌丝,并逐渐向窝内腐殖蔓延,菌丝间形成黄白色、菜籽状的菌核。天麻经病害菌浸染,即从局部腐烂漫延。
3、多雨排水不良:在积水的条件下,天麻生育受抑,溶菌功能显著减弱。但蜜环菌由于抗逆能力较强,仍能正常生长,蜜环菌突破天麻的溶层在块茎内迅速繁殖“反蚀”。其特征是腐烂的块茎皮下,充满着蜜环菌菌索,烂窝内的菌材上的蜜环菌菌索密集。这种烂窝现象多发生在雨季。
4、栽培技术失误:这种情况多见于菌材不足、下种量过大、穴内无足够的腐殖质填充物等原因造成,由于得不到蜜环菌充分的营养供给,从而天麻生长缓慢、瘦弱,进而逐渐导致软腐。
天麻块茎腐烂病防治
1、选择团粒结构好、渗水性能强、含腐殖质丰富的沙壤土,并要求15~25°斜坡的林地,土壤pH值为5.8~6,湿度为40%。高山区选阳坡,中浅山区选半阳坡[8u58药材网www.8u58.com],低山丘陵选林下栽培。
2、栽培季节一般安排在冬季(10~11月份)为主。通常采取旧菌材加新菌材,以补充蜜环菌菌材营养,控制蜜环菌的长势过旺。在栽培时,把当年3~4月份培养的菌床打开,取出5根发育良好的菌材加4根新材另栽一窝,原菌床再添加4根新材栽一窝(即“取五添4法”)。一般每10根菌材下种500~750克,麻种紧靠菌材之间,新材间多加菌枝,穴底除铺有一层栎树叶外,每栽一层并适量充填栎叶腐殖土,栽后上盖树叶,覆土10~15厘米。
3、天麻管理简单,不锄草,不施肥,主要是防旱、防涝、防寒和保墒。在低山区,为防止干旱,可在穴旁种几株玉米为旱象指示植物,发现玉米卷叶时适量喷水防旱。阴雨季节,在栽培区上坡开沟排水。在高山区,寒冬季节要加盖树叶或草帘防冻。此外,要防止人畜踩踏和农药污染等。
4、严格选择菌材和菌床,在栽天麻时,要严格选择菌材和菌床,若有被杂菌感染的菌材,宁可弃之不用。平时注意防寒措施。春麻在越冬时注意采取防寒措施,保证安全越冬。若不能安全越冬,应在越冬前进行收获。
天麻无论采用块茎繁殖还是种子繁殖,一般都是先准备或培养菌种,然后用菌种培养菌材(即长有蜜环菌的木材),再用菌材伴栽天麻。优质的菌材是保证天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措施,因此生产上多利用专门培育的菌材栽培天麻。
天麻是名贵中药,别称赤箭、独摇芝、离母、合离草等,为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肥厚,其根茎入药用以治疗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等症,古医书《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里均有天麻“除百病益寿延年”的记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孕妇可不可以吃天麻吧!
天麻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症,不论虚实,均为要药1、平肝息风。天麻质润多液,能养血息风,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2、祛风止痛。用于风痰引起的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天麻适合用于内风所致的头晕。内风引起头痛的三种类型:一、肝阳上亢型,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出现;二、痰浊中阻,
天麻能直接吃吗?一般情况下,天麻是可以直接吃的,在生活上天麻可以煎服,3~10克。也可以研末冲服,每次1~1.5克。或者用来煎汤、浸酒、入菜肴。但是对于那些血虚、阴虚的人要慎用天麻。
性味归经:甘平,归肝经功效: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用法用量煎服,3~10g。研末冲服,每次1~1.5克。一日5~10克。煎汤,浸酒,入菜肴。产地:主产于安徽大别山,陕西秦巴山区,四川、云南、贵州。主要有效成分:含香荚兰醇、香荚兰醛、天麻甙、多粮、维生素A类物质、粘液质。天麻的药理作用1.对中枢神经的作用:天麻浸膏有明显对抗戊四氮阵挛性惊厥作用;天麻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