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太子参叶枯病在叶面和背面生有黑灰色病斑,逐渐扩散,引起植株枯萎。多雨季节,空气湿度大,易发生。病原孢子靠雨水、昆虫传播,其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在病残组织上越冬,在潮湿的条件下由叶片伤口侵入成为初感染源。
防治措施
1、做到基肥足、追肥早,后期控制氮肥用量,注意有机肥、化肥结合;
2、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8u58药材网www.8u58.com],合理密植,高畦种植,雨后及时清沟排水;
3、勤除草,注意不损伤根系而影响抗病力;
4、在发病前期用根腐灵和病毒唑混合稀释500至6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和50%百菌清稀释500至6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0至15天喷洒1次,一般防治2至3次为宜。
党参性味甘,平。主治,益气,生津。脾胃虚弱,气血乏力,身体疲惫无力,呼吸困难心悸,食尿,虚食咳嗽,清热止渴,减少食物,止渴,腹泻,《本草正义》:“唐三力养胃,与废生津、干云中期、人参相去甚远。简单理解的话,人参糖参都可以补充精神,但人参珍贵,糖参败两者都可以补充脾益肺、生津养血。脾气不足的体虚脱倦怠,食物,尿液都可以用。促进废弃松懈的咳嗽,说话声音低沉、气血
幼虫咬食参苗地下根茎,造成幼苗枯萎死亡,成虫将吃成不规则的缺刻或洞孔,仅留叶脉、叶柄或者残部。孵化出的幼虫入土危害根部,当土壤温度达到15℃以上时,蛴螬便于10厘米以上的土层活动取食,夏季气温高升,又回到深层不食不动,秋季再回到表土层活动,10月后,陆续下潜到30厘米处越冬。夏季多雨、土壤湿度大,厩肥施用较多的地方,发生严重。
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的干燥块根,有补气益血、生津、补脾胃的作用。适于小儿夏季久热不退、饮食不振、肺虚、咳嗽、心悸等虚弱之症以及小儿病后体弱无力、自汗、盗汗、口平等症。分布于贵州、 辽宁、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
太子参可以和柴鸡一起炖给孩子喝,太子参是一种中药材,对于小儿体虚多汗、消瘦无力、免疫力低下是比较适合的,主要具有滋养补气、益气健脾的作用,太子参除了炖汤喝以外,还可以用太子参泡水,可以缓解孩子的身体虚弱状况,具有补气的效果,平时是可以适当给孩子补充的。此外平时还要注意均衡营养,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太子参主要病虫害有叶斑病,根腐病,病毒病。防治时,可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土壤消毒:整地时用50%多菌灵粉剂5公斤均匀施入土中。地下害虫用毒饵诱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