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病毒病是太子参最主要、最重要的病害,发现后应及时拔除,受害植株叶片皱缩和花叶,植株早枯,块根细而小,此病在产区发生普遍,发病率高达70%,严重危害和影响太子参的产量和质量。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最好用种子种植,其花叶病发生很少[8u58药材网www.8u58.com],且产量高。种子经0℃的低温处理50天左右后播种,可培育出不带毒的实生苗。
3、要建立无病毒采种田,以供大面积生产用种。自繁自育自己留种的,留种田在生长季节一定要随时发现随时拔除花叶病株,减少传染。及时治虫防病,确保种苗不带毒。发现病毒病后,可选用病毒必克、病毒A等药剂防治。
在已整好的畦面上,沿畦纵向开平底沟,深5~6cm,将种参斜摆在沟的一侧边,芽头位置一致,距地表6cm,俗称“上齐下不齐”。按行距12~15cm再开新沟,将挖出的土覆在已摆好种栽的沟内,新沟内再行摆种,依次栽种,最后将畦面整成龟背形。用种栽30~40kg/667m2。此法称做斜栽或竖栽。也可将种栽平放在沟内,使之头尾相连,行距同前,覆6cm厚的土,称做平栽或睡栽。种根繁殖覆土厚度相当重要,过深则参根大、数量少、产量低,过浅参根小、质量差;以5~6cm为宜。此法产量高,生产上多采用。
太子参在选择土地时,应选中、低山及丘陵地,地势相对较高斜坡地,平均海拔在500-1500米为宜,且以新开垦荒地的表土上种植太子参为佳,因为新开垦荒地的表土上种植太子参病虫害少,腐殖质含量多,土壤疏松肥沃,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及发育。
太子参又名孩儿参、童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怕高温,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北、东北和西北等地,药材主产于福建、贵州、江苏、山东、安徽等地,目前已被卫生部确定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材名单”。
对肠胃是非常好的,而且也能够增加身体的免疫力,同时也能够提到一个强胃强脾的作用,而且也能够让身体更加的健康,具有清肺的作用功能,感冒了尽量不要选择去吃,因为没有办法更好的吸收,反而会对身体造成负面的影响。
一般不用,太子参种子不耐贮藏,最好采后即播,或用湿砂贮藏当年秋播,直接春播不能出苗。生产中可利用太子参自然散落在地里的种子育苗繁殖,即在收挖太子参后,随即施肥,整地作畦,畦上可种一茬萝卜、青菜等,次年早春太子参种子发芽出苗,及时间苗除草,5月上旬套种大豆,为太子参遮阳护苗,秋季收挖作种参栽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