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病虫害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药剂防治时,应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其次选用化学农药,化学防治时应有限制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应严格控制喷施浓度、亩用量、施用次数,在太子参采收前一个月内严禁使用任何农药。
太子参病毒病
【危害特征】病毒病是太子参最主要、最重要的病害,受害植株叶片皱缩和花叶,植株早枯,块根细而小,此病在产区发生普遍,发病率高达70%,严重危害和影响太子参的产量和质量。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②最好用种子种植,其花叶病发生很少,且产量高。种子经0℃的低温处理50天左右后播种,可培育出不带毒的实生苗。③要建立无病毒采种田,以供大面积生产用种。自繁自育自己留种的,留种田在生长季节一定要随时发现随时拔除花叶病株,减少传染。及时治虫防病,确保种苗不带毒。发现病毒病后,可选用病毒必克、病毒A等药剂防治。
【注意事项】太子参的主要病害是病毒病,发现后应及时拔除。五月份后,黑斑病和白粉病也有发生,应用50%的代森锰锌500倍液和15%的三唑酮1000倍液防治。太子参喜潮湿地块[8u58药材网www.8u58.com],干旱时必须马上浇水,同时,阴涝天也必须及时排涝,否则,将造成烂根,影响产量。
太子参叶斑病
【危害特征】叶斑病多发于春夏多雨季节,病株叶面常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发病严重时可导致叶片褐色枯死,造成参根变小,产量降低。
【防治方法】①清除病株残叶,减少越冬菌源。②发病初期用宝丽安(多氧霉素)1000倍液喷雾防治,中后期可用70%的代森锰锌800倍液进行防治,每次用药时适当加入叶面肥、增产菌、旱地龙等,以增强抗病、抗旱能力,提高产量。
太子参根腐病
【危害特征】根腐病发病时,先由须根变褐腐烂,然后全根腐烂。7、8月份高温高湿季节易发生,特别注意雨后及时疏沟排水。
【防治方法】①收获后彻底清理枯枝残体,集中烧毁。②实行轮作,不宜重茬。③发病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70%托布津、75%百菌清、25%甲霜灵1000倍液浇灌病株。
太子参虫害
【主要种类】蛴螬、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等均可危害参苗与参根的生长与发育,应及时捕杀。
【防治方法】①施用充分腐熟的粪肥,采用高温堆肥。②灯光诱杀成虫。③喷洒0.1%乐斯本或用地虫乐500倍液进行灌根处理。
太子参根腐病危害根部,受害植株细根先发生褐色干腐,逐渐蔓延至粗根,根部横切维管束断而有明显褐色病变。后期根部腐烂,地上部萎蔫枯死。在炎夏高温季节高湿天气,特别是低洼地容易引起根腐病。
菊花,枸杞,决明子有降压明目,解毒润肠的功效,太子参补气养阴,麦冬润肺生津。这几味药在一起泡茶,可以服用,但不宜量大。另外,身体虚寒,易腹泻的人慎用。
太子参最好不要给两岁宝宝吃。因为它是一种温热大补性的药材,有滋阴补肾温固壮阳的功效,而这时候宝宝岁数还小,如果吃的话会适得其反,造成宝宝上火的症状,对身体健康发育不利,所以还是应该多注意一些,尽量不要给宝宝吃太子参这一类的滋补食材。
太子参病虫害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药剂防治时,应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其次选用化学农药,化学防治时应有限制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应严格控制喷施浓度、亩用量、施用次数,在太子参采收前一个月内严禁使用任何农药。
在太子参种植后的第二年8月晴天适时进行采收,此时参根成品率最高。过早或过迟采收粉质少,折干率低,质量也差。延期收获还常因雨水过多而造成熟烂。选择无病虫害、具有固定特性、芽头饱满、肥壮的留作种根,保留于土中,待移栽时挖出选作栽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