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山柰为较常用中药材。明代《本草品汇精要》、《本草纲目》均有记载。为温中散寒,除湿止痛之品,不仅供药用,并广泛用于食品调料剂。本品为姜科植物山柰Kaemp feriagalanga Linn.的根茎。均为人工栽培,主产广东,海南,广西等地。以广东惠东、惠阳、海丰、揭阳种植面积最大,产量较高,质量较好,闻名国内外。
【生长环境】山柰生长于亚热带的平原或低山丘陵地区。多栽培于阳光充足,排水方便的沙质土壤中。喜温暖、湿润、向阳的气候环境,怕干旱、不耐寒。
【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选择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疏松的山坡地或耕地种植。生荒地需在上年冬季深耕翻土,使杂草腐烂,让土壤充分暴晒风化。耕地必须提早1~2个月深翻,到种植前的10~15天再犁耙两遍,使土壤疏松,接着作畦,畦高约23cm,宽1~1.3m,然后按株行距各23cm开穴,穴深6cm左右,并施入腐熟的农家肥(堆肥、厩肥、草木灰等),667㎡约2000kg。若在坡度较大的山坡种植,则应先开梯田,并挖环山排水沟。
2、种植方法:
(1)根茎繁殖:在冬季收获山柰时,选色泽好、表皮光滑、健壮、无病虫害、芽点多的1年生根茎,储藏于湿沙中越冬,翌年春季栽种,亦可在春季采收时选种,随选随种。
(2)定植:多在“春分”至“清明”期间进行。取出用湿沙储藏的根茎,用手折成小块,或以竹刀切成小块(切忌用金属刀切,否则易引起腐烂死亡),并用草木灰涂抹伤口,随折(切)随种,每穴栽入1块。栽种时芽眼向两侧,然后覆盖细土,厚约6cm(覆土太厚出苗不齐,太薄则易晒死种苗),并用稻草遮盖,淋定根水,以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栽培管理】定植后20~30天开始出苗,出苗后一般按3个不同生长期进行除草松土、培土、施肥排灌等。
1、幼苗期:当幼苗长出地面时,要及时注意除草、松土、培土,最好5月以前,每月进行2次。培土厚度以不盖没苗芽为原则[8u58药材网www.8u58.com],同时要结合施肥,一般每月1次,用尿素5kg/667㎡,选阴雨天开穴或开沟施入。
2、叶片生长期:夏末秋初是山柰长叶旺盛季节,此时必须加强田间管理,分别于6、7、8月各施1次肥,以促进叶片生长。
3、根茎速长期:8月以后,特别是9月和10月山柰根茎生长迅速,明显膨大,此时应适当施磷、钾肥,以促进根茎生长。如遇天旱应进行灌水或淋水,保持土壤湿润。到11月以后应防止田间积水,以利于提高质量和方便采收。
4、病虫害防治:
(1)病害:山柰的主要病害为根腐病,具体病因不详。但高温、积水可促使病害发生,雨季尤为严重。防治方法:及时排除积水,一旦发现病株,应及时挖除,并用石灰对病穴及其周围消毒,以防病害蔓延。
(2)虫害:山柰的虫害较少,偶尔可见有金龟子咬食叶片,造成缺刻。发现为害时,可用50%锌硫磷颗粒剂2~2.5kg/667㎡撒施或用50%马拉松乳剂1000~2000倍液喷雾,也可进行人工捕杀。
【收获与加工】采收期以当年12月至翌年3月,地上叶片枯萎时挖起根茎(幼嫩根茎留作种用),除去叶片及须根,洗净泥土,横切成0.3~0.5cm的薄片,用硫黄熏蒸1天以后,摊在竹席上晒至全干。切忌火焙,否则气味散失,色变灰黑。鲜根茎折干率为20%左右。
【药材形状】本品呈扁平圆形或近圆形的薄片,直径1.5~2.5cm,厚0.3~0.4cm。表面棕红色至黄褐色,皱缩不平,有时可见根痕、鳞叶残痕及环纹。切面灰白色,富粉质,光滑细腻,略凸起,外皮皱缩,俗称“缩皮凸肉”。质坚脆,易折断,折断面颗粒状。气芳香,味辛辣。
【注】 云南产的苦山柰,近似正品。不同点是不具“缩皮凸肉”的特征,味苦而不辛竦。引种时应注意区别。
三奈也叫沙姜、山辣,为根状茎。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性耐旱耐瘠怕浸。南盛耕地多属黑泥田,含碳质多,松软疏水,宜于三奈生长。其中沙姜又叫山奈,所以两者是同一种。
山柰就是沙姜。山柰,别名沙姜、山辣。以根茎入药,温中化湿,行气止痛。主治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胃寒疼痛,牙痛,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主产广东、广西和云南,四川从广西引种种在米易县试种获得成功。
山柰就是沙姜,是一种任何人都可以吃的调料,孕妇也可食用。只不过沙姜辣味比较重,对肠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山奈酚(kaempferol)又名山柰酚-3、山柰素、山柰黄酮醇、四羟基黄酮、百蕊草素Ⅲ,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分子结构式为C15H10O6,相对分子量为286.23,其单体纯品为黄色结晶状粉末,熔点276-278℃,微溶于水,溶于热乙醇、乙醚和碱。主要于姜科植物山柰(kaempferolgalangaL)的根茎,广泛存在于各种水果、蔬菜及饮料中,人们已经从茶叶
山柰山柰属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根茎块状,单生或数枚连接,芳香。叶通常贴近地面生长,近圆形,无毛或于叶背被稀疏的长柔毛,无柄;花顶生,半藏于叶鞘中;苞片披针形,花白色,有香味,易凋谢;花萼约与苞片等长;唇瓣白色,雄蕊无花丝,药隔附属体正方形,果为蒴果。8-9月开花。分布于中国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有栽培。南亚至东南亚地区亦有,常栽培供药用或调味用。根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