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三七别称香刺、土三七、竹节七、白三七、屏边三七等,为五加科植物屏边三七的根,生于海拔1100~1700米的山谷潮湿林内,分布于云南东南部,可入药,秋季挖取块根,除去泥沙及细根,晒干或烘干,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
野三七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匍匐,有结节,并具凹陷的茎痕,根块状纺锤形。茎基鳞片宿存、叶互生,掌状复叶,3片轮生于茎顶,叶柄长4-7厘米,无毛。托叶卵形,小叶5,少有7,羽状分裂,裂片不等大,中部的较大,两端的较小。
野三七的伞形花序单生于茎顶,有50~80朵花,花梗长8~10厘米[8u58药材网www.8u58.com],无毛,花萼5齿裂,无毛。花淡绿色,花瓣5,长卵形至长椭圆形。雄蕊5,花丝与花瓣等长或稍长。子房下位,2室,花柱2,结合成1个,柱头稍膨大而微弯。核果状浆果,球状肾形,成熟后红色。种子2颗,近球形,白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野三七主要分布云南东南部的马关、麻栗坡、屏边等地海拔1100~1700米山谷潮湿林内,越南北部老街也有。通常于秋季挖取块根,除去泥沙及细根,晒干或烘干后保存供药用。
野三七味微苦、甘,性温,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主跌打损伤、风湿痛、咳血、外伤、出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病后虚弱、肺痨等症,内服煎汤或入丸、散或浸酒,外用研末敷,但孕妇慎服。
炭疽病在云南、广西等产区发生很普遍,三七地上部分全年均能发病,造成损失严重。炭疽病主要危害三七的叶、叶柄、茎、花及果实等部位。三七幼苗发病,在假茎(叶柄)的基部出现梭形红褐色斑或长条形环绕凹陷缢缩斑,引起幼苗折断倒伏。顶部若发生坏死斑造成幼苗顶枯。三七叶片发病病斑灰绿色,有同心轮纹,后变褐色,上生粉红色或黑色孢子堆,后期破裂穿孔。三七茎和叶柄发病,产生梭形黄褐色溃疡斑,致使叶柄盘曲以及茎扭折,七农俗称“扭下盘”,发生在花梗和花盘上的则称“扭上盘”,造成干花干籽。茎基部发生的病斑除引起成株倒伏,并诱发羊肠头(根茎芽)腐烂。
三七粉和人参粉是可以一起吃的。三七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而人参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之功效,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气血亏虚、久病虚赢、惊悸失眠、阳痿宫冷。由于三七和人参成分都含人参皂苷,两药一起合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血栓形成作用。
目前无相关禁忌记录。附1:三七用法用量配伍禁忌1、处方用名三七粉、参三七、田七、三七片。2、性味功用(1)根:甘、微苦,温。生用止血散瘀、消肿定痛;熟用补血、活血。用于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瘀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外伤出血、肿痛、贫血、虚弱、月经不调。(2)叶:辛。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吐血、便血、外伤出血、痛肿毒疮。(3)花:甘,凉。清热、
三七被称之为“血管的清道夫”,服用三七粉对促进血液、血管的健康有很好的帮助,那么,三七粉能长期吃吗?长期服用三七粉有副作用吗?
三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有一个生长周期。一般来说,三七在一个生长周期内有两个生长高峰,即4-6月为营养生长高峰,8-10月为生殖生长高峰。三七种子的萌发温度为10-30,最佳温度为20,种子的休眠期为45-60天。幼苗在休眠期需要一段时间的低温处理才能萌发,对光照非常敏感。传统上,正常生长发育需要30%的自然光,所以三七荫棚有“30%透光,70%遮荫”的说
石斛的作用是养阴润燥,枸杞枸杞枣姜桂圆的作用是益肾健脾,两者可以一起煮汤喝,石斛可以防止后者太热,可以说在一起煮汤喝很合适,建议不要加桂圆太多,容易上火,可以适当的加一点麦冬,这样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