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来源】桑螵蛸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小刀螂StatiLia macula-to(Thunberg)或巨斧螳螂Hierodula patelli fera(Serville)的干燥卵鞘。自深秋至次春均可采收,除去杂质,蒸死虫卵,干燥。
【古代炮制方法】汉代载有蒸法(《本经》)。南齐有炙制(《鬼遗》)。唐代有炙(《千金翼》),炒(《外台》)等法。宋代炮制方法甚多,有麸炒(《总录》)、酒浸炒(《局方》)、酥制(《普本》)、米泔水煮(《总微》)、火炮(《证类》)、炒令黄(《圣惠方》)。明代增加了盐制、蜜制、面粉制(《普济方》)的方法。清代又增加了醋煮(《备要》)的炮制方法。此时,其炮制方法有十余种。
【现代炮制方法】
1、桑螵蛸: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置蒸制容器内蒸1小时,取出,干燥,用时剪碎。
2、盐桑螵蛸:取净桑螵蛸,加盐水拌匀,闷润后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有香气逸出 时,取出放凉。桑螵蛸每100kg用食盐2.5kg。
【饮片性状】桑螵蛸为卵圆形、长条形或类平行四边形。表面棕黄色,背面有一带状隆起,腹面平坦或有凹沟,体轻脆,气微腥,味淡。蒸后颜色加深。盐炙后表面呈焦黄色,略有焦斑,味咸。
【质量标准】桑螵蛸水分不得过15.0%,总灰分不得过8.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
【炮制目的】桑螵蛸味甘、咸,性平。归肝经、肾经。具有益肾固精,缩尿止浊的功能。
生桑螵蛸令人泄泻,均不生用。蒸制后消除致泻的副作用,又可杀死虫卵,有利于保存药效。盐水炙后增强益肾固精,缩尿止遗的作用。用于肾虚阳痿,遗精,遗尿,小便白浊等症。
【应用选择】
制用
1、梦遗滑精常与炮附子、五味子、龙骨同用,能增强益肾固精的作用,用于肾衰阳痿,精关不固、梦遗滑精[8u58药材网www.8u58.com],如桑螵蛸丸(《杨氏家藏方》)。
2、尿频、遗尿常与远志、菖蒲、龙骨、人参等同用,能补益心肾,可用于心肾两虚,健忘,尿频,遗尿,如桑螵蛸散(《本草衍义》)。若兼阳虚气弱者,可配伍人参、黄芪、杜仲、补骨脂等,如加减桑螵蛸丸(《张氏医通》)。亦可与龙骨同用,为末,米饮调服,能固肾缩尿。
【现代研究】桑螵蛸含蛋白质、脂肪、铁、钙及胡萝卜素等色素。
临床经验报道,鲜桑螵蛸切开压挤出汁,涂抹冻疮有效。用单味桑螵蛸炒炭研末用糖水送服,治疗小儿遗尿23例,结果显效4例,有效15例。认为炒炭能增强其固精缩尿之效,治疗小儿遗尿效果更佳。
【附】
1、近代炮制方法还有水烫、炒黄、炒焦、盐蒸、酒制等。
2、文献摘录“以热浆水浸之一伏时,焙干,于柳木灰中炮令黄色用之”(《证类》)。“炮熟空心食之,可止小便不禁”(《本草述》)。“曝千复炙(当中破开炙之),免泄大肠”(《蒙筌》)。
【总结】桑螵蛸从汉代就有蒸制的炮制方法。近年来各地的炮制规范中收载的大多是清蒸法和加辅料蒸法。无生品入药,因其气味不良,具有致泻的副作用,还不利贮存,因其内含虫卵,一旦条件合适,即可孵化。
桑螵蛸古代所用炮制方法都能起到矫正气味,消除致泻副作用,杀灭虫卵,利于贮存的作用。同时,很多炮制方法能使药物质地变得酥脆,有利于制剂。在桑螵蛸加辅料炙法中,以醋为辅料的方法能增强固精缩尿的作用;以酒为辅料的方法能行药势而增强药物疗效;盐水炒法引药下行而增强补肾的功效。还有一些方法,如麸炒、面炒、米泔水煮、酥炙、蜜炙等,则均起健脾和胃的作用。
海螵蛸和桑螵蛸有相同的功效,这两味药都具有固精止遗的作用,一般常用于因肾虚引起的遗精、滑精等疾病,除此之外,而这也有不一样的地方,海螵蛸有很强的固涩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胃病,桑螵蛸还有很好的壮阳之效。
益智仁加桑螵蛸熬水是中医用来治疗遗尿症的一种方法,但也并不是所有患遗尿症的孩子都能用这种方法治疗,这是因为中医治病讲的是辨证论治。意见建议:建议在没有得到医生指导的情况下,不要给孩子随便使用药物,包括中药。
营养功效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固脱、温阳益脾滋补肝肾、祛风通络脑细胞不可缺少的营养促进皮膜的新陈代谢防止动脉硬化,防治老年高血压
桑螵蛸具有补肾壮阳、固精的功效。肾阳虚弱,肾气不能吸收,会导致遗精、遗精、早泄、遗尿、尿频。桑螵蛸对功能性遗尿症有很强的治疗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部器官的功能正在减弱。中老年人和有过性行为和劳动的年轻人容易出现白精液和盗汗现象。桑螵蛸对这种功能性器官损伤有很好的恢复和治疗效果。桑螵蛸,又名螳螂壳,具有补肾壮阳、利尿固精的功效,可改善阳痿、早泄、尿频、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