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亩产量一般在100-300公斤,此外黄连须根亩产量约占总产量的30%左右,小檗碱含量在5%左右,是仅次于根茎的产品。其他如黄连叶、黄连渣等均可作兽药用。
黄连耐寒,喜高寒冷凉气候条件,不耐炎热,在霜雪下叶片能保持常绿不枯。产区雨雪较多,冬季常在黄连叶上覆盖一层冰雪,对黄连起到保护作用,故在较低的气温条件下也能正常越冬。重庆主产区石柱县黄水地区11月至次年1月,气温低于5℃,植株处于休眠状态,在-6℃时 ,叶能保持常绿。2月上旬至中旬,平均气温为0.23℃,为花薹出土期,若遇-10℃以下的低温,则花薹出现萎蔫。2月中旬至3月上旬,气温2.2℃~7.5℃时,为开花期,随着温度的升高,开花期可提前和缩短。未开花的植株在5℃以上时,开始发生新叶,10℃时,新叶生长加快,在25℃以上时,新叶生长缓慢。
驱寒,降火,凉血,这里的驱寒是祛除外感风寒。
1、清热去火。黄连在中医里配以其他辅助药物,即适用于湿热证,也适用于火热证。黄连苦、寒,泻火解毒功效很强。2、治疗疟疾。在我国中医里,黄连一直都是用来治疗疟疾等严重腹泻,黄连中含有黄连素,黄连素具有抑菌抗菌作用,对于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以及白喉杆菌等具有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的作用最强,是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的特效药。3、治疗消
黄连一般种植4-5年即可采挖,最长不宜超过6年,分延长生长期则黄连生长势减弱,根茎易腐烂,品质差,产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