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百不可以!!!成蛭养殖期还好一点,但要是小苗养殖期泥鳅会把水蛭吃光!完吃光一点没有!
在冬季气温低于1度以下时,水蛭在泥土中蛰伏越冬潜伏的深度一般为15~25厘米,长江流域浅些,7~15厘米,到3~4月份出蛰活动。白天常躲藏在水中的石块、杂草之下或水中潮湿的泥土中隐蔽场所,很少在外边活动,夜间则活动频繁,出来觅食。一般情况下,水蛭多生活在含溶解氧0.7毫克/升以上的水域里,低于一定的溶氧度时,水蛭就纷纷钻出水面,爬到岸边土壤草丛中,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虽然水蛭在污水中也能生活,但生长速度较慢。因此,在人工高密度养殖下,仍然要保持水质清洁,及时更换池水,防止池水污染,保证养殖池水体内一定的溶氧量,以确保水蛭快速生长,尤其在7~8月份的高温季节,更要注意适当换水。在养殖水蛭的池塘中,一定要防止农药、化肥等污染水源,而且不能使用碱性过大的水源养殖水蛭。
1:用高锰酸钾5毫克/升侵泡30分钟2:用0.2%的晶体敌百虫溶液侵泡10-15分钟。3:用硫酸铜5-10毫克/升全池泼洒。
水蛭的繁殖、交配,不需要过多的人工辅助,但要营造安静的环境,由于茧要产在泥中孵化,种蛭池最好选用土池为好,若用水泥池养殖,要建产卵台,或土堆小岛,以便水蛭产卵。在产卵期间,要防止到平台上走动,以免踩坏卵茧,另外,要控制水位,不能让水淹没平台;夏天也不能让太阳把土晒干,要在平台上覆盖一层杂草,保持平台土壤潮湿(合水量70%左右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