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水蛭在污水中也能生活,但生长速度较慢。因此,在人工高密度养殖下,仍然要保持水质清洁,及时更换池水,防止池水污染,保证养殖池水体内一定的溶氧量,以确保水蛭快速生长,尤其在7~8月份的高温季节,更要注意适当换水。在养殖水蛭的池塘中,一定要防止农药、化肥等污染水源,而且不能使用碱性过大的水源养殖水蛭。
在冬季气温低于1度以下时,水蛭在泥土中蛰伏越冬潜伏的深度一般为15~25厘米,长江流域浅些,7~15厘米,到3~4月份出蛰活动。白天常躲藏在水中的石块、杂草之下或水中潮湿的泥土中隐蔽场所,很少在外边活动,夜间则活动频繁,出来觅食。一般情况下,水蛭多生活在含溶解氧0.7毫克/升以上的水域里,低于一定的溶氧度时,水蛭就纷纷钻出水面,爬到岸边土壤草丛中,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不放泥不好饲养的。水蛭平时一般是钻在泥土中的。蚂蟥养殖技术水蛭,又名蚂蟥,是一种贵重的中药材,为我国传统名贵药用动物,《本草纲目〉等医学典著中记载:水蛭治疗中风、高血压有很好的疗效,水蛭唾腺中含有的“水蛭素”是防治癌症的专用特效药物。新鲜水蛭唾液中含有一种抗凝固菌的水蛭素能对抗ADP诱导的血栓形成,并能活化纤维素系统,促进已形成的血栓化解。水蛭还分泌一种组织
蚂蝗多生活在淡水中,还有一些陆生和两栖的,少数生活在咸水之中,还有一些陆生和两栖的,它们中有以吸取血液或体液为生的种类,也有捕食小动物的肉食种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蚂蟥最怕什么吧!
水蛭在自然温度条件下,从孵出到长成成品蛭(即具有生育能力)需5~6个月,在人工控温饲养条件下,4个月即可长成。一般体长6~10厘米,体重5~8克。一条水蛭年产卵3次以上,每次产卵茧2~3个,全年可产幼蛭100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