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别称促织、趋织、吟蛩、蛐蛐等,蝈蝈别名蹩踪聒聒、螽斯、螽斯儿等。蟋蟀和蝈蝈是两种容易让人混淆的昆虫,它们出现在同一时间,有着类似的外表体型和叫声,两者之间的最大、最明显的区别要属身体的颜色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蟋蟀和蝈蝈的区别有哪些吧!
真正的蟋蟀名产地,以山东齐鲁大平原而闻名全国,而山东的宁津县是蟋蟀王国王冠上的宝石,宁津种的蟋蟀头大、项大、腿大、皮色好,同时宁津蟋蟀还有北方干旱区虫的体质、顽强的斗性、耐力、凶悍,有咬死不败的烈性。所以近些年来全国蟋蟀大赛中,宁津种的蟋蟀多获冠军。历史上宁津蟋蟀为历代帝王斗蟋蟀的进贡名产地,历史上才有宁津蟋蟀斗慈禧的民间故事传说。
蟋蟀又称为促织、蛐蛐儿等,有非常久远的发展历史,在我国古代就有斗蟋蟀的娱乐活动,而且深受市民大众和皇宫贵族的喜爱。也是我们夏季草丛间常见的一种昆虫,杂食性,主要以植物的嫩芽、嫩叶及根为食,特别喜欢吃各种蔬菜及果实。
蟋蟀是一项古老的汉族民间娱乐活动,在介绍蟋蟀的捕捉之前,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为使蟋蟀能世代相传,永远造福于人类,要对蟋蟀和其他昆虫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切不可破坏它们的栖息环境,不滥捕乱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蟋蟀的捕捉方法吧!
主要以植物的茎、叶、根和果实等为食,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危害性。有时也吃玉米、黄麻、烟草、棉花、大豆和木薯,往往造成缺苗,影响收成。蟋蟀需要的最佳温度约摄氏26-30度。在温度低的情况下,蟋蟀仍会存活及繁殖,但数量会大幅减少。在低温的情况下蟋蟀会活得较久,如不想有过多的蟋蟀便需留意。蟋蟀腹部末端有一根产卵管,产卵时插入土中。常见的蟋蟀(如北京油葫芦)每年发生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