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蝼蛄形态特征。成虫:雌虫体长45~50毫米,最长可达66毫米,头宽9毫米;雄虫体长39~45毫米,头宽5.5毫米。体黑褐色密披细毛,腹部圆筒形。卵:椭圆形,初产时1.6~1.8毫米长,宽1.3~1.4毫米,以后逐渐膨大,卵孵化前长2.4~3.0毫米,宽1.5~1.7毫米,卵初产黄白色,后变黄褐色,孵化前深灰色。若虫:初孵化若虫,全身乳白色,复眼淡红色,以
蝼蛄食性广,可采食菊科、藜科和十字花科等多个科的植物,不仅采食植物叶片,还采食根、茎。温度影响蝼蛄采食,20°C以下,随着温度降低,采食量逐渐减少,活动也逐渐减少,5°C时蝼蛄几乎不再活动,20~25°C有利于蝼蛄采食,高于25°C,采食量又开始下降。
农业防治深翻土壤、精耕细作造成不利蝼蛄生存的环境,减轻为害;夏收后,及时翻地,破坏蝼的产卵场所;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不施用未腐熟的肥料;在蝼蛄为害期,追施碳酸氢铵等化肥,散出的氨气对蝼蛄有一定驱避作用;秋收后,进行大水灌地,使向深层迁移的蝼蛄,被迫向上迁移,在结冻前深翻,把翻上地表的害虫冻死;实行合理轮作,改良盐碱地,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水旱轮作,可消灭大量蝼蛄
它们都是属于蟋蟀总科的。蝼蛄中文学名:蝼蛄纲:昆虫纲目:直翅目科:蝼蛄科总科:蟋蟀总科蟋蟀总科包括蟋蟀科、蝼蛄科和蚁蟋科。
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蝼蛄终生在土中生活,是幼树和苗木根部的重要害虫,以成虫或若虫咬食根部及靠近地面的幼茎,使之呈不整齐的丝状残缺;也常食害新播和刚发芽的种子。还会在土壤表层开掘纵横交错的隧道,使幼苗须根与土壤脱离枯萎而死,造成缺苗断垄。在我国危害严重的主要有两种,即华北蝼蛄和非洲蝼蛄。生活习性:华北蝼蛄约需3年完成一代,以成虫、若虫在60厘米以下的土壤深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