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白绢病在成株期主要为害茎基部及茎部,引致根腐、茎基腐。茎基部和茎秆染病后,可致病部以上枯黄,叶片脱落。茎蔓病部长出白色疏松或线状菌丝体紧贴其上,后期在菌丝体上形成白色至褐色或黑褐色油菜籽状小菌核,小菌核散生或聚生。
菊花锈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茎秆。病初在叶背产生淡黄色斑点,并出现隆起的淡褐色或铁锈色疱状物。叶面出现淡黄色斑点,稍凹陷,不久疱状突起开裂,散出黄褐色粉末。温暖高湿有利于发病。4一5月份雨季及秋末多雨天气发病较重。
菊花绿萼病又称菊花黄化病,植株感病后花变成绿色,花茎部分变细、变黄,随着植株的生长,小花逐渐由绿色变成乳白色。病害主要由叶蝉等多种媒介体传播,嫁接和菟丝子也能传播。类菌原体专一性不强,寄主范围很广,可侵染菊花、土木香、长春花和红车轴草等。
菊花也叫寿客、金英、黄华、秋菊、陶菊、日精、女华、延年、隐逸花等,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菊属有30多个种类,主要有野菊、毛华菊、甘菊、小红菊、紫花野菊、菊花脑等,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菊花的种类图片大全吧!
菊花病毒病在菊花上表现为轻花叶或无症状,感病品种可以形成重花叶和坏死斑,也可表现为花色不正常,植株矮小,有时使叶片变形或形成耳突,有时则在叶片上产生白色环线状斑纹。由于菊花品种、生长期及栽培环境不同以及病毒造成的复合感染,症状表现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