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中药材名】马鞭草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干燥地上部分。此草的穗状花序形似马鞭,故名马鞭草。
【药材历史考证】马鞭草的始载本草为《名医别录》。《新修本草》云:“苗似狼牙及茺蔚,抽三四穗,紫花,似车前。穗类鞭稍,故名马鞭。”《本草图经》云:“今衡山、庐山、江淮州郡皆有之,苗类益母茎圆,高二三尺。”李时珍曰:“马鞭下地甚多。春月生苗,方茎,叶似益母,对生。夏秋开细紫花,作穗如车前穗,其子如蓬蒿子而细。根白而小。”根据以上本草所述及《本草纲目》附图考证,与马鞭草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多年生草本,高30~120cm。茎四方形,近基部多为圆形,节和棱上有硬毛。叶对生,近无柄;叶片卵圆形至倒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8cm,宽1~5cm,基生叶的边缘通常有粗锯齿和缺刻,茎生叶多数3深裂,裂片边缘有不整齐锯齿,两面均有硬毛,背面脉上尤多。穗状花序细长,顶生或腋生,结果时长达25cm;花小,无柄,最初密集,结果时疏离;每朵花有1小苞片,稍短于花萼,具硬毛;花萼长约2mm,被硬毛,有5脉;花冠淡紫色至蓝色,长4~8mm,外面有微毛,裂片5,近2唇形;雄蕊4,着生于花冠管中部,花丝短;子房无毛,花柱短,柱头2浅裂。蒴果长方形[8u58药材网www.8u58.com],长约2mm,外果皮薄,成熟时4瓣裂。花期6~8月,果期7~10月。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茎呈方柱形,多分枝,四面有纵沟,长0.5~lm;表面绿褐色,粗糙;质硬而脆,断面有髓或中空。叶对生,皱缩,多破碎,绿褐色,完整者展平后叶片3深裂,边缘有锯齿。穗状花序细长,有小花多数。气微,味苦。
【药材显微鉴定】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长方形,切向壁稍厚。棱角的角隅处有角质状增厚细胞4~5列,内含浅黄色色素。皮层纤维柬在茎的四角各有4个大柬,四边各有2个小束。韧皮部狭窄,细胞较小,形成层成环。木质部稍宽,由导管、木薄壁细胞及纤维组成。中央髓部宽广,细胞壁薄。
【生境分布】生于低海拔的山坡、林缘、路旁及溪边。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省区。
【采集加工】6~8月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饮片炮制】除去残根及杂质,洗净,稍润,切段,晒干。
【性能功用】苦,凉。归肝经、脾经。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利水消肿。用于癥瘕积聚,经闭痛经,疟疾,喉痹,痈肿,水肿,热淋。内服:4.5~9g。水煎服。
【附注】置通风干燥处贮藏。
马鞭草别称紫顶龙芽草、野荆芥、龙芽草、凤颈草、蜻蜓草、退血草、燕尾草等,为马鞭草科马鞭草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全世界的温带至热带地区均有分布,全草供药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马鞭草什么时候开花吧!
月经推迟的原因是很多的,又怀孕,有心情,饮食,生活环所以的话建议是就诊医院检查明确一下病因,然后对症的治疗,只要是药物不关是什么药物,中药也好,西药也好,都是有毒的,所以的话不要自己盲目的用药!
马鞭草为马鞭草科马鞭草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多数生长于原野,我国华东、华南和西南大部地区都有分布,全草供药用,具有有凉血、散瘀、通经、清热、解毒、止痒、驱虫、消胀的功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马鞭草到底有没有毒吧!
柳叶马鞭草繁殖可用播种、扦插及切根分株,采用春季播种开花观赏时间最长。柳叶马鞭草种子每克约4000粒,发芽率约85%。种子发芽适温20℃~25℃,播后10天~15天发芽,整个穴盘育苗周期为40天~45天,1月播种为好,从播种到开花需要3个月到4个月(1月~3月低温条件下播种育苗,播种到开花则需要4个~5个月)。育苗通常采用200孔穴盘育苗,便于移栽定植,介质
柳叶马鞭草别称南美马鞭草、长茎马鞭草等,马鞭草科马鞭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巴西、阿根廷等地,在野地里会与一些同属花为穗状的马鞭草科植物杂交,所以常有一些花序介于聚伞与穗状的中间型态植株出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柳叶马鞭草种植技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