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桔梗为常用中药材。历史悠久,行销国内外。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的功效。原为野生,20世纪70年代试改家种成功,使之产销日趋稳定。本品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clongrandiflorum (Jacq) A. DC.的根。分布于安徽、河南、湖北、河北、山东、四川、浙江及东北、内蒙等地区。
【生长环境】桔梗原野生于干燥山坡、丘陵坡地、林缘、灌木丛以及干草甸和草原。栽培于向阳背风、肥沃的地方。喜光、喜温暖气候。能耐寒、怕积水。在土层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质壤土生长良好。土壤水分过多或积水易引起根部腐烂。
【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须选择向阳、背风、肥沃、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壤土栽种。冬季深耕25~40cm,耕时先施足基肥,每667㎡施有机肥2500kg,过磷酸钾25kg。翌年春季播种前再耕翻耙细,作成宽约150cm的平畦或高畦,畦沟宽30cm,深15cm。有些地区采用垄播。
2、培育方法:
(1)有性繁殖:采用直播种育苗移栽。直播的桔梗主根挺直粗壮,分叉少,便于加工。育苗移栽虽有利苗期集中管理,节省劳力、土地,但主根不明显,分叉多,刮皮加工困难。
①直播:春播于3月下旬至4月中旬(东北地区在4月上旬至5月下旬),播种前将种子放人50℃温水中,搅拌水凉后,再浸泡8小时捞出,用湿麻袋盖好,进行催芽。每天早晚各用温水冲滤一下,4~5天后待种子萌动时即可播种。秋播于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按行距20~25cm在畦面开沟条播,将种子均匀地撒人沟内,覆土0.6~1cm,稍加镇压后浇水,并保持畦面湿润。秋播后薄撒一层焦泥灰,以盖住种子为度,再覆盖稻草,防止雨水冲刷种子,并起保温保湿作用,一般在翌年4月出苗。
②育苗移栽: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0~15cm开沟,播下种子,薄覆细土,轻压并盖草。出苗后,即将盖草除去。至秋末地上部分枯萎后或次年春季出苗前移栽,将根掘起,按行距20~25cm开沟,株距6cm,顺沟栽植,栽后覆细土,稍压即可。干旱时要在畦面盖草、浇水。
(2)无性繁殖。(根头部繁殖):栽植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东北地区要适当推迟),将采掘的桔梗根头部(根茎或芦头)切下,长4~5cm,按行株距20~25cm开穴,穴深8~9cm,每穴栽1个。栽后覆土浇水。
【栽培管理】
1、间苗除草:在苗高3~6cm时,间苗1~2次,疏过密的苗。当苗高至6cm时,进行定苗,苗距6~10cm。定苗时要除去小苗、弱苗和病苗。幼苗期必须经常除草、松土。苗期拔草要轻,以免带出小苗。间苗时要结合松土、除草。定苗后适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松土宜浅,以免伤根。定植地浇水后,在干湿适时进行浅松土。苗高约15crn时,每667㎡追施过磷酸钾20kg、硫酸铵12kg,在行间开沟施人,施后松土,天旱时浇水。6~7月开花时,再追施稀粪1次。在雨季前结合松土,防止倒伏。定苗后如遇干旱,可适当浇水,雨季排除地内积水,以免烂根。
2、疏花、果,防倒伏:桔梗开花结果要消耗大量养分,影响根部生长,疏花、疏果是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生产上曾采用人工摘花蕾。由于桔梗具有较强的顶端优势,摘除花蕾后,迅即萌发侧枝,形成新花蕾。这样每隔半月摘1次,整个花期需摘5~6次,不但费工,而且采摘不便,对枝叶也有损伤。可利用植物激素乙烯利,浓度750~1000mg/L,在盛花期喷雾花蕾,以花朵沾满药液为度,每667㎡用药液75~100kg,可达到除花效果。此法效率高、成本低,使用安全,值得推广。
两年生桔梗植株高达60~90cm,一般在开花前易倒伏,可在入冬后,结合施肥,做好培土工作;翌年春季不宜多施氮肥,以控制茎秆生长[8u58药材网www.8u58.com],在4~5月喷施500倍液矮壮素,可使植株增粗,减少倒伏。
3、留种:桔梗花期长,先从上部抽薹开花,果实也由上部先成熟,在北方后期结果的种子,常因气候影响不能成熟,可在9月上旬剪去小侧枝和顶端部分花序,促使果实成熟,种子饱满。9~10月,果实由绿转黄时,带果梗剪下,放通风干燥的室内后熟2~3天,然后晒干、脱粒。
4、防治病虫害:
(1)病害:
①立枯病:主要发生在出苗展叶时,病苗折倒死亡。防治方法:播前每667㎡用75%五氯硝基苯1kg进行土壤消毒。在发病初期,用五氯硝基苯200倍液灌浇病区,深度约5cm。
②轮纹病:主要危害叶部。防治方法:于初冬清除田间枯枝、病叶和杂草,集中烧毁。夏季高温、高湿是发病季节,应保持四周和畦间排水良好,降低田间湿度,以减轻发病。在发病初期用1:1:100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退菌特,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
③斑枯病:是真菌引起的叶部病害。发病严重时,病斑汇合,叶片枯死。防治方法:同“轮纹病”。
④紫纹羽病:危害根部。防治方法:实行轮作,及早拔除病株烧毁;发病区用10%石灰水消毒,控制蔓延;多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增强植株抗病力;山地每667㎡施用50~100kg石灰粉,也可减轻为害。
⑤根腐病:是因真菌引起的一种根部病害,发病严重时,整株死亡。防治方法:选土壤深厚、不板结、排水良好的缓坡地种植,结合翻耕施肥,撒施石灰氮,每667㎡50~75kg消毒,半月后作畦。在苗期结合防治地下害虫,浇灌40%乐果乳剂2000倍液,15天1次,连续3~4次。
⑥炭疽病:主要危害茎秆基部。此病发生后,蔓延迅速,常成片倒状、死亡。防治方法:出苗前,喷洒70%退菌特500倍液;发病期喷1:1:100波尔多液,每10~15天喷1次,连续喷3~4次。
⑧疫病:主要危害叶片,根部亦可受害。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雨季及时排水;发病初喷1: 1:120波尔多液或敌克松500倍液,2~10天1次,连续喷3~4次。
(2)虫害:红蛛蛛,为害叶片,旱季最易发生,可用乐果防治。小地老虎,咬食嫩茎叶,可采用人工捕杀或毒饵诱杀。蚜虫,一般集结于叶背面或茎秆上,吸取汁液,使叶变厚、卷缩、植株矮化并生长不良,可用乐果2000倍液防治,每7~10天喷洒1次,连续喷23次。
【收获与加工】 桔梗种植后2或3年采收。于春、秋两季,以秋季采者体重坚实,质量较好。一般在地上茎叶枯萎时采挖,过早根部尚未充实,折干率低,影响质量;过迟收获不易剥皮。采时用镐刨取根部,去掉茎叶即可。将鲜根用瓷片刮去栓皮,洗净晒干。皮要趁鲜刮净,时间拖长,根皮难于刮剥;刮皮后应及时晒干,否则易发霉变质和生黄色水锈,影响质量。
【药材形状】 本品呈圆柱形或纺锤形,略扭曲,偶有分枝,长6~25cm,直径0.5~2.5cm。表面白皮或淡黄白色,不去外皮的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上端根茎部(芦头)有半月形的茎痕(野生的明显,栽培品不明显),根上有横纹,全体有不规则纵皱及沟纹,并有横向皮孔样疤痕。质硬脆,易折断,折断面略不平坦,可见放射状裂隙,皮部类白色,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甜后稍苦。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但是我们并不知道的时候有一些花它长得非常好看,但是它也含有很大的药物作用。那么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中华桔梗,那么说到桔梗有很多人都会想到桔梗花。并且也会知道它的一些功效,但是对于中华桔梗,我们应该怎样播种呢?了解它们的习性首先我们如果想要播种中华桔梗的话,我们需要尽量了解它们的习性,中华桔梗它非常喜欢阳光,也就是
桔梗根腐病属根部疾病,多发病在夏季高温多湿季节,严重时,致整株死亡。
桔梗除在整地时施足基肥外,在生长期还要进行多次追肥,在出齐苗后苗高15厘米时,结合中耕除草追第1次肥,每亩施人畜粪水1500~2000千克或过磷酸钙20千克、硫酸铵12千克,促进幼苗生长健壮。在6月底7月初,植株开花前,结合第2次中耕施肥,这次叫花前肥,每亩施人畜粪水200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或尿素1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施后培土,防止雨水冲刷和植株倒伏。也可以在第1次追肥后的5月份喷1次矮壮素500倍稀释液,以控制茎杆生长,使植株增粗,减少倒伏。在8月份进行第3次中耕除草结合追施1次攻果肥。每亩施人畜粪水25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入冬以后,重施1次冬肥,每亩施腐熟厩肥、草木灰、
桔梗别名包袱花、铃铛花、僧帽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产于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和西伯利亚东部等地区,其根可入药,有止咳祛痰、宣肺、排脓等作用,中医常用药,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桔梗的产地分布吧!
桔梗枯萎病从桔梗苗期就受害,出现倒头,枯萎死亡。成株期发病可表现为植株叶片由下向上黄化、变褐枯萎或局部分枝发病;维管束变褐色,茎基和根部也出现褐色斑,进而腐烂。病株很易拔起,根和茎基部长有橙红色霉状物和点状黏质物。
桔梗既可以当做蔬菜来吃,又可以入药,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可入药,有止咳祛痰、宣肺、排脓等作用,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与桔子或柑橘属没有任何直接关系,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桔梗有没有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