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骨草始见于《岭南采药录》。具有清热解毒、舒肝散瘀的功能。用于黄疸肝炎、胃痛、乳痈、瘰疬、跌仆外伤、瘀血内伤等病症。
来源 为豆科植物广州相思子Abrus cantoniensis Hance的干燥全草。鸡骨草为木质藤本,长达1米,常披散地上和缠绕其他植物上。主根粗壮,长可达60cm。茎细,深红紫色,幼嫩部密被黄褐色毛。双数羽状复叶,小叶6~12对,倒卵状钜圆形或矩圆形,长5~12mm,宽3~5mm,膜质,几无柄;先端截形而小锐尖,基部浅心形,上面疏生粗毛,下面披紧贴粗毛。荚果矩圆形,扁平,疏生淡黄色毛,先端有尾状凸尖,种子4~5粒,钜圆形、扁平、光滑,成熟时淡黄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种阜。分布于两广的山地或旷野灌木林边。现有栽培。
产地与分布 主产广西的南宁地区及广东的宝安、东莞、顺德等县。销全国。
鉴别要点 类似品毛鸡骨草与正品的区别点有三:一是主根有或无,茎比正品粗;二是全草密被黄色长柔毛;三是叶形较大,两面密被长茸毛。
快速鉴别 根多呈圆柱形或圆锥形,上粗下细,有分枝,长短不一[8u58药材网www.8u58.com],直径3~15mm;表面灰棕色,粗糙,具瘤状突起,质硬,根状茎结节状,长1~2cm。茎丛生,长40~lOOcm,直径1~2mm;灰棕色至紫褐色,小枝纤细,疏被毛茸。偶数羽状复叶,小叶6~12对,倒卵形或矩圆形,长6~12mm,宽4~6mm,膜质,近无柄,先端截形,具小锐尖,基部浅心形,表面疏被粗毛,背面密贴粗毛,叶脉向两侧突起,青绿色或黄色,叶片易脱落。气微,味微苦。
鸡骨草为豆科相思子属植物广州相思子的干燥全株,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之功效、可在春夏潮湿季节用来煲汤作食疗、但种子有毒,不能直接入药,用时必须把豆荚全部摘除干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鸡骨草煲汤的做法大全吧!
〖鸡骨草红枣水〗准备材料:可能是最简单的凉茶——鸡骨草红枣水鸡骨草20克(两束)、红枣6-8个制作过程:1、将鸡骨草和红枣略浸泡洗去浮灰,放入锅中,添入2升水。2、烧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到红枣变大变软汤色变深,关火晾凉。3、不需加糖,晾凉即可饮用,热饮也可以。可能是最简单的凉茶——鸡骨草红枣水小提示:1、鸡骨草在中药店或广东汤料店都买到。也可以用蜜枣代替红
这是豆科植物广州相思子的干燥全株。甘、微苦,凉。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疽,胁肋不舒,胃脘胀痛,乳痈肿痛。鸡骨草还可在春夏潮湿季节用来煲汤作食疗。
可以的。这三味药没有出现在传统的中药配伍禁忌里面,且在一广东凉茶配方中也出现这3种药(鸡骨草1两,甘草5钱,胖大海5钱,枸杞2钱,大枣5-7个,桂圆肉5钱,夏枯草1两,杏仁5钱,红茶1两,冰糖适量。煮5斤水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