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黄连收获一般于10~11月进行,收获过早,根茎水分多,不充实,折干率低,但又不宜过迟,如迟至翌年春季雪化后收获,植株已抽薹开花,养分被消耗,根茎中空,产量降低[8u58药材网www.8u58.com],品质差。
黄连通常在移栽后第五年收获。据试验,黄连栽后生长满5年收获的,较4年收获的单产增加54.61%;第六年收获的,一般比第五年收获可增产10%~15%。因此不宜提前收获,但也不宜超过6年,因过分延长生长期则黄连生长势减弱,根茎易腐烂,品质差,产量下降。
在种植时要注意地下害虫,减少发病几率,发病时及时拔除病株,并在病穴内撒施石灰粉消毒,以免病害蔓延,在发病初期可退菌特、克瘟散防治。
黄连收获一般于10~11月进行,收获过早,根茎水分多,不充实,折干率低,但又不宜过迟,如迟至翌年春季雪化后收获,植株已抽薹开花,养分被消耗,根茎中空,产量降低,品质差。
连喜高寒冷凉环境,喜阴湿,忌强光直射和高温干燥。在野生资源急剧减少的当下,人工种植已经很流行了,那么,黄连种植过程中有哪些病害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黄连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症状及防治方法,以便于您早发现早防治,把伤害降到最低。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杀虫止痒。黄连有生用和炒制两种,功效也各不相同。
黄连是著名中药之一,为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连的根状茎,含小檗碱、黄连碱、甲基黄连碱、掌叶防己碱等生物碱,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可治急性结膜炎、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胃炎、痈疖疮疡等症,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黄连泡水喝有什么好处吧!
黄连别名王连、宣连、川连、鸡爪连等,为毛茛科植物。主要栽培种有黄连(味连)和三角黄连(雅连),以根状茎入药。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作用,凉血明目,除湿热止泻痢,治心火肝热、头晕、目赤、烦燥、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