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瓜蒌
【拼音】Guā Lóu
【英文名】FRUCTUS TRICHOSANTHIS
【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 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连果梗剪下,置通风处阴干。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或宽椭圆形,长7~15cm,直径6~10cm。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皱缩或较光滑,顶端有圆形的花柱残基,基部略尖,具残存的果梗。轻重不一。质脆,易破开,内表面黄白色,有红黄色丝络,果瓤橙黄色,黏稠,与多数种子粘结成团。具焦糖气,味微酸、甜。
【炮制】除去梗及泥沙,压扁,切丝或切块。
【性味】甘、微苦、寒。
【归经】归肺、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结胸痞满,乳痈,肺痈,肠痈肿痛,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9~15g。
【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药材名称】瓜蒌
【拼音】Guā Lóu
【英文名】Fructus Trichosanthis
【别名】天撤、苦瓜、山金匏、药瓜皮。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l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的果实。秋末果实变为淡黄时采收,悬挂通风处阴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质藤本。茎有棱线,卷须2~3歧。叶互生,叶片宽卵状心形,长宽相近,5~14cm,3~5浅裂至深裂,边缘常再分裂[8u58药材网www.8u58.com],小裂片较圆,两面稍被毛。雄花生于上端1/3处,3~8朵成总状花序,有时单生,萼片线形,花冠白色,裂片扇状倒三角形,先端流苏长1.5~2cm;雌花单生,花梗长约6cm。果实椭圆形至球形,长7~11cm,果瓤橙黄色。种子扁椭圆形,长11~16mm,宽7~12mm。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丛、林缘半阴处。主产山东、河南、河北。
【性状】果实卵圆形或类球形,长7~15cm,直径6~10cm,表面深橙黄色至橙红色,皱缩或较平滑,顶端有残存花柱基,基部有果梗残迹;质脆,易破开,果皮稍厚,内表面黄白色,果瓤橙黄色,与多数种子粘结成团。气如焦糖;味微酸甜。
【化学成分】果实含三萜皂甙、氨基酸、糖类、有机酸;种子含油酸、亚油酸及甾醇类化合物。
【性味】性寒,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肠。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乳痈、肺痈、肠痈肿痛。
【复方】根名天花粉,含天花粉蛋白,能清热生津、消脓排肿。天花粉蛋白纯品用于中期引产,抗早孕。
【摘录】《中药大辞典》
相关推荐:
菊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桑枝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乌梅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广金钱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救必应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奶母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瓜蒌即栝楼,根(中药名天花粉),果(中药名括楼实),果皮(中药名括楼皮)、种子(中药名括楼仁),都供药用,有解热止渴、利尿、镇咳祛痰等作用。 种子含脂花肪油;果实含三萜皂苷、有机酸、树脂、糖类、色素;根含蛋白质、皂苷、酸类。果实入药称全栝楼、栝楼皮,种子入药称栝楼仁,块根入药称天花粉。果实含皂甙、有机酸、脂肪油等。味甘、性寒。有润肺祛痰、利气宽胸作用。治疗咳
近年来,随着经济效益的驱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种植野葫芦。那么瓜蒌叶面施肥的优点及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瓜萎喜肥,肥水少了,会引起大量落花落果。因此生长期要加强中耕除草与追肥。整地时施足底肥(圈肥5000千克/亩),栽后第一年,如嫌底肥不足,可在6月间追1次肥。从第二年起,每年追肥2次。第一次在瓜萎茎蔓长出30厘米高时;第二次在6月中旬(开花之前)。均以有机肥为主,每亩用腐熟大粪500~1000千克或豆饼50千克、尿素10~15千克、过磷酸钙15千克及土杂肥,也可施用其他有机肥。在离植株四周约15厘米处开沟,将肥料撒于沟内,填土盖平。施肥后在距植株30厘米处作畦埂,放水浇灌。
这个白酒的话基本上都是一个口感上面喝起来特别绵柔的一个白酒而已,而且类似于这种酒酿喝起来还是比较不错的。
瓜实蝇成虫以产卵管刺入幼瓜表皮内产卵,幼虫孵化后即钻进瓜内取食,受害瓜先局部变黄,而后全瓜腐烂变臭,大量落瓜,即使不腐烂,刺伤处也凝结着流胶,畸形下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