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是拟层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形如甘薯,球状,外皮淡棕色或黑褐色,内部粉色或白色,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其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茯苓产地在哪里吧!
茯苓产地在哪里?
茯苓常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偶见于其他针叶树及阔叶树的根部,我国分布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山西等地,主产于安徽、云南、湖北,越南、泰国和印度也有分布。
茯苓的生长过程
茯苓菌丝体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会分解基质成分,选择吸收并转化成自身的营养,逐渐增大。当菌丝体大量形成并占据整个基质后,在适宜处聚结成团,形成菌核。当菌核在土壤中发育到一定程度,逐渐向上膨大增长上部露出土面,并在露出土面的侧下方产生乳白色片状细小蜂窝状的子实体。子实体成熟后,大量孢子从子实体层内释放逸出。孢子在适宜条件下[8u58药材网www.8u58.com],萌发、生长,形成新的菌丝体,开始了新一代的生活。
茯苓的常见种类
1、茯苓皮:茯苓皮为茯苓菌核的黑色外皮,功擅利水消肿,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常与生姜皮、桑白皮、陈皮、大腹皮配伍,即五皮散。
2、带皮苓:带皮苓即将茯苓切碎,取用带有皮壳的赤茯苓,功效主治与茯苓皮相同,如无带皮茯苓,可用3/4的茯苓、1/4的茯苓皮混合取代之。
3、赤茯苓:赤茯苓即茯苓菌核的赤色部分,功擅利水渗湿,适用于水湿、停饮等证,常与猪苓、泽泻配伍。
4、白茯苓:白茯苓即茯苓菌核的白色部分,功擅健脾,适用于脾虚体倦、食少便溏之证,常与党参、白术、甘草配伍。
5、茯神:茯神即茯苓菌核中贯穿松根部分切成的小块,功擅宁心安神,适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证。为了加强疗效,还常和朱砂拌用,称为朱茯神或朱衣茯苓。
土茯苓别称刺猪苓、过山龙、冷饭团、硬饭头等,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叶菝葜的干燥根茎,多生于山坡或林下,入药部分只选择其干燥后的根茎,具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的功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土茯苓有什么副作用吧!
土茯苓是一种中药,很多人都在头疼的时候用土茯苓来治疗,因为土茯苓有很强的止痛作用,还有就是土茯苓能够祛风,所以很多人都是用这样的方法来治疗痛风,但是很多人认为土茯苓没有祛风的作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土茯苓到底能不能治痛风吧!
茯苓粉是中药茯苓的粉末,它的吃法可谓五花八门,人们一般用来熬粥、煎汤或者是冲茶喝,但是茯苓粉不可吃多,要不然它所产生的副作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危害。茯苓粉的营养价值丰富,含有三萜类、多聚糖类及胆碱、脂肪、卵磷脂、钾、镁等多种营养元素,同时具有祛斑增白、增强免疫功能、扩张血管等多种功效。另外,茯苓粉也有一定的适宜人群,大家只有正确的掌握茯苓粉的吃法才能保证身体
红豆薏米去湿,体内湿气重的话很管用,我刚开始喝了十天瘦了五斤。茯苓可以健脾,适合因脾虚而导致的肥胖。
我们在种植茯苓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好茯苓的生长情况,判断其是否成熟。在茯苓成熟之后,地面的表土一般会出现裂缝现象,而将裂缝填土之后大约半个月左右,没有再出现裂缝现象的话,那么茯苓便已经基本成熟了。然后我们还可以根据茯苓的外皮进行判断,一般成熟后的茯苓外皮颜色为褐色。且粗糙无裂纹,如果外皮颜色乌黑的话,那么代表茯苓已经过度成熟了,这个时候一定要及时采收,避免腐烂在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