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来源】鹅不食草为菊科植物鹅不食草的干燥全草。春、秋二季花开时采收,洗去泥沙,干燥。
【古代炮制方法】宋代有焙制(《圣惠方》)。清代有酒浸法、酒蒸法、酒煮法(《得配》)。
【现代炮制方法】取原药材,抖去泥沙,除去杂质,切短段,筛去灰屑。
【饮片性状】鹅不食草为小段状,根、茎、叶、花混合。根纤细,须状,棕黄色。茎细,质脆,棕褐色,具皱纹,切面黄白色,直径约1mm。叶小,多已破碎,边缘有疏齿,褐绿色。头状花序小,棕黄色。气微香,久臭有刺激感,味苦、微辛辣。
【质量标准】鹅不食草总灰分不得过17.0%,水分不得过12.0%,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5.0%。
【炮制目的】鹅不食草味辛,性温。归肺经、肝经。具有祛痰止咳,通鼻窍,解毒消肿的功效。用于风寒头痛[8u58药材网www.8u58.com],咳嗽痰多,鼻塞不通,鼻渊流涕。切制成小段,便于药效成分的煎出,便于调剂和制剂。
【临床应用】
1.百日咳:可单味煎服,能祛痰止咳,可治疗百日咳,咳嗽痰多的病证。
2.鼻渊常:与辛夷花、苍耳子等同时煎汤饮服,或配辛夷花、细辛、白芷等研末,吹鼻外用,能通鼻窍,可用于鼻渊流涕,鼻塞不通等症,如鼻通宁(《中草药学》)。
3.多种肿痛:取鲜鹅不食草,打烂外敷,能解毒消肿,可用于疮痈肿痛,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等病证。
【参考资料】鹅不食草挥发油对大鼠急性肺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减少支气管上皮细胞CD54的表达是其抗吸呼道炎症作用的可能机制。鹅不食草挥发油对急、慢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理与抑制炎症介质组胺和5-羟色胺的释放有关。鹅不食草煎液对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附】文献摘录:“酒拌蒸,齐痘疮。酒煎喷除头面外,迅遍身及衣帐喷之,避恶除秽。”(《得配》)
【总结】鹅不食草《食性本草》载。历代以切段生用为主。近代有切段生用或捣汁鲜用。
鹅不食草的种子:别称食胡荽、鹅不食、天胡荽鹅不食草: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提供内容。本词条可能涉及专业知识,中草药并非没有毒副作用,请遵医嘱服用,请勿轻信网上用药建议。鹅不食草,菊科天胡荽属植物。石胡荽一年生小草本,高5-500px。茎纤细,多分枝,基部匍匐,着地后易生根,无毛或略具细绵毛。叶互生;无柄;叶片楔状倒披针形
鹅不食草主治:感冒;头痛;鼻渊;鼻息肉;咳嗽;喉痹;耳聋;目赤翳膜;疟疾;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肿毒;疥癣在医院的中药房有卖的
鹅不食草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石胡荽的带花全草,具有祛风散寒、胜湿去翳、通鼻塞的功效,可治疗感冒、寒哮、喉痹、百日咳、痧气腹痛、阿米巴痢、疟疾、疳泻、鼻渊、鼻息肉、目翳涩痒、臁疮、疥癣等症,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鹅不食草能不能治疗鼻炎吧!
可以的。鹅不食草对过敏性鼻炎还是很好的,但是,在使用鹅不食草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下面的用法:1、用新鲜的鹅不食草10克,清水一碗半,煎成大半碗,取少许滴鼻,两边各2~3滴,剩下的服。每日一次,连用三至五天。2、将鹅不食草研成细粉吸入鼻孔,每日数次。3、用棉花浸湿拧干后,包药粉少许,卷成细条塞鼻,20~30分钟后取出,每日1次。4、制成油膏纱条
不能,每种中药都有它独特的功效和成份,如一个方里少了此成份,对治病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或者直接没以前的治疗效果!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