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为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海拔50~1100m的山坡及路旁荒地等处,因其地下块根为黄白色而得名地黄,其根部为传统中药之一,最早出典于《神农本草经》,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地黄的产地分布吧!
地黄的产地分布
地黄的产地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江苏、湖北等省区,中国各地及国外均有栽培。
生地黄的产地分布
生地黄喜温和气候及阳光充足之地,怕积水,忌连作,其块根在25-28℃时增长迅速,生于海拔50-1100米之砂质壤土、荒山坡、山脚、墙边、路旁等处。
生地黄原产于中国北京、天津、河南、河北、辽宁、山东、浙江、江苏、安徽、山西、陕西、内蒙古、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均有分布[8u58药材网www.8u58.com],主产地河南、辽宁、河北、山东、浙江。朝鲜、日本也有。
地黄的产地环境
1、喜肥:地黄喜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黏性大的红壤土、黄壤土或水稻土不宜种植。
2、喜光:地黄是喜光植物,植地不宜靠近林缘或与高秆作物间作。
3、温度:当土温在11~13℃,出苗要30~45天,25~28℃最适宜发芽,在此温度范围内若土壤水分适合,种植后一星期发芽,15~20天出土,8℃以下根茎不能萌芽。从种植到收获需150~160天。
这是四物汤的组方,功能补血活血,用于女子月经不调
当归川穹白芍熟地黄,肉丛蓉可以—起煮水服用。
建议去当地中医院问问医生
根茎顶端较细的部位芽眼多,营养少,出苗虽多,但前期生长缓慢,根茎小,产量低;根茎上部粗度为1.5~3cm部位芽眼较多,营养也丰富,新苗生长较快,发育良好,能长成大根茎,是良好的繁殖材料;根茎中部及中下部(即根茎膨大部位)营养丰富,出苗较快,幼苗健壮,根茎产量较高,但用其作种栽,经济效益不如上段好;根茎尾部芽眼少,营养虽丰富但出苗慢,成苗率低。
地黄不能重茬,地黄连作生长不好、病害多,减产严重,一般土地需要5-8年,沙地需要更久时间轮作后,才能再行种植。前作以蔬菜、小麦、玉米、谷子、甘赛、山药为好。花生、豆类、芝麻、棉花等不宜作地黄的前作或邻作,易发生红蜘蛛或感染线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