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蝥本身是一种虫子,这种虫子含有很大的毒性,但是如果运用恰当的话,就成了治病的良药,那么斑蝥副作用是什么呢?
斑蝥的副作用
斑蝥有大毒,主要成分为斑蝥素,其毒性剧烈,是一种发泡剂。毒素可从皮肤、胃肠道粘膜吸收,有强烈的局部刺激作用,内服可引起消化道炎症及粘膜坏死,经肾脏排出时可引起肾小球变性、肾小管出血,严重者可致急性肾衰竭,也可直接损伤心肌。还可使肝脏脂肪样变性。当毒素波及到神经系统时,可直接导致神经组织变性或髓鞘消失,从而引起神经症状。
不良反应
(1)斑蝥接触皮肤后引起局部疼痛、发热潮红,继而形成水疱和溃疡。误入眼中,则引起流泪、眼睑浮肿、结膜炎、虹膜炎,甚至角膜溃疡。
(2)口服中毒后,可出现口腔、咽喉烧灼感,口麻,口腔粘膜水疱及溃疡,食管粘膜剥脱、恶心、呕吐、呕血、腹痛、腹泻、便血、头痛、头晕,毒物由肾脏排出时刺激 泌尿系统引起尿频、尿痛、尿急、尿道损伤及血尿,严重时可出现蛋白尿、管型尿、尿闭甚至肾衰竭。当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后,可使血压增高、心律失常,周围循环衰竭,外周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增多,瞳孔散大,四肢麻木,张力降低或抽搐,皮肤痛觉、触觉降低,严重时可有高热、寒战、脉速、谵妄、惊厥,可因昏迷、虚脱、心脏和呼吸被抑制而死亡。
用法与用量:外用:研末敷贴、发泡,或酒、醋浸涂。内服:炒炙研末,1~2厘,或入丸、散。
宜忌:有剧毒,内服宜慎;体弱及孕妇忌服。
选方
①治痈疽,拔脓,痈疽不破,或破而肿硬无脓:斑蝥为末,以蒜捣膏,和水一豆许贴之,少顷脓出,即去药。(《仁斋直指方》)
②治疔肿:斑猫一枚,捻破,然后以针画疮上,作米字,以封上。(《备急方》)
③治干癣积年生痂,搔之黄水出,每逢阴雨即痒:斑猫半两,微炒为末,蜜调敷之。(《外台秘要方》)
④治牛皮癣:斑蝥一个,甘遂一钱。共研细末,以醋调和,日擦数次。(《吉林中草药》)
⑤治颜面神经麻痹:斑蝥一个。研细,水调贴颊上,向左歪斜贴右侧,向右歪斜贴左侧。起泡即取去。(《山东中草药手册》)
⑥治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斑蝥适量。研末,取少许放清膏药中心,如是扁桃体炎贴患侧颈外压痛处,如是咽、喉炎贴两侧人迎穴,待皮肤起泡(约三至四小时),即可揭去。起泡处用酒精消毒,再用消毒过的针刺破水泡,放出液体[8u58药材网www.8u58.com],涂上红汞,外盖纱布,用胶布固定。(《河北中药手册》)
⑦治疟疾:斑蝥七只,麻黄、雄精各一钱二分,朱砂半钱。共研细末,每次用一至三分,调放在膏药上,贴头颈项第二骨节处。(《浙江中医杂志》)
理化鉴别
南方大斑蝥,粉末棕黑色。体表刚毛极多,棕褐色,细刺状,长50~450μm或更长,中段直径5~8μm.体表碎片棱角明显,棕色,表面平或具小瘤突,有的可见短小的刺和刚毛脱落后的小凹窝。
板状肌纤维易见,板块状,条状或数条成束,黄白色,微透明,可见顺直纹理,有时具横向环纹。气管壁组织具整齐条状增厚壁,白色,其下有透明膜状物衬托。翅碎块可见黄白色及黑褐色相间的斑纹,在黑褐色部分具交错排列微突起的钮扣状圆环,直径34~54μm,表面具刚毛。
黄黑小斑蝥,粉末灰褐色。肌纤维大小不等,边缘不整齐,半透明,表面具细密的网状小方格,或仅见密集的整齐顺纹。体表刚毛较小。
显微鉴别
(1)取粉末约0.15克,用微量升华法,得白色升华物,放置片刻,镜检呈柱形,棱形结晶。升华物用石油醚洗2~3次,加硫酸(相对密度1.77)2~3滴,微热,溶解后转入试管内,再继续用小火加热至发生气泡,立即离火,滴入对二氨基苯甲醛硫酸溶液1滴,溶液即显樱红色或紫红色。
(2)依上法得白色升华物,加入硫酸(相对密度1.77)2~3滴,微热,溶解后转入试管内,加入间苯二酚粉末少许,小火加热至沸,溶液变红色,在紫外光灯下观察,显绿色荧光。
(3)将升华物滴加氢氧化钡水溶液封藏后镜检,可见针束状结晶。
(4)取斑蝥粉末适量,加盐酸氯仿(1:100)25毫升,振摇50分钟,过夜,滤过,回收氯仿,残渣加丙酮溶解,作供试品溶液,另取斑蝥素对照品制成丙酮液作对照品溶液。分别吸取两溶液点样于同一块硅胶G板上,以氯仿-丙酮(95:5)展开后,用0.04%溴甲酚绿醇液显色,供试品和标准品在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我觉得这个应该是偏方吧,最好还是要听医生的建议
斑蝥:呈圆形1.5~2.5cm宽0.5~lcm及口器向垂较复眼及触角各1触角已脱落背部具革质鞘翅1黑色3条黄色或棕黄色横纹;鞘翅面棕褐色薄膜状透明内翅2片胸腹部乌黑色胸部足3特殊臭气主产于辽宁、河南、广西、江苏等图"class="ikqb_img_alink">
南方大斑蝥,粉末棕黑色。体表刚毛极多,棕褐色,细刺状,长50~450μm或更长,中段直径5~8μm.体表碎片棱角明显,棕色,表面平或具小瘤突,有的可见短小的刺和刚毛脱落后的小凹窝。
生斑蝥呈去头足翅的干燥躯体,略呈长圆形,背部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纹。胸腹部乌黑色,有特殊臭气。米炒斑蝥微挂火色,略呈光泽,臭味轻微。
斑蝥用法与用量:外用:研末敷贴、发泡,或酒、醋浸涂。内服:炒炙研末,1~2厘,或入丸、散。斑蝥宜忌:有剧毒,内服宜慎;体弱及孕妇忌服。
斑蝥:呈长圆形,长1.5~2.5cm,宽0.5~lcm。头及口器向下垂,有较大的复眼及触角各1对,触角多已脱落。背部具革质鞘翅1对,黑色,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膜状透明的内翅2片。胸腹部乌黑色,胸部有足3对。有特殊的臭气。主产于辽宁、河南、广西、江苏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