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川芷2号为重庆南川收集的白芷材料,经系统选育而成。2008-2009年度川芷2号平均产量为6804公斤/公顷,比对照川芷1号平均增产21.7%,增产极显著。2010~2011年度,川芷2号平均产量10098公斤/公顷,比对照川芷1号增39.2%,增产极显著。2010~2011年度生产试验中,川芷2号平均产量8679公斤/公顷,比对照增产29.5%。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
品种特点
川芷2号品种生育期平均616天,其中大田生产平均300天;种子繁育平均316天。大田生产植株株高87.0~96.4厘米,叶柄基部紫色,叶色深绿、褪绿迟。根圆锥形,根头部钝四棱形;表皮浅黄色至黄棕色。留种开花植株长势旺、分枝多,株高1.8米左右[8u58药材网www.8u58.com],杆硬,抗倒。
经检测干燥根水分含量为9.3%,总灰分含量为2.9%,欧前胡素含量为0.28%,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的规定。
种植要点
1、商品生产用当年繁育的种子,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12月下旬匀苗、翌年2月下旬定苗;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增施磷钾肥,控施氮肥。及时拔除早期抽苔植株。适时防治白芷斑枯病、根结线虫病、黄凤蝶幼虫及蚜虫等病虫害。7月中下旬,叶片枯黄时采挖,晒干。
2、种子繁育 应选择根形好、无分叉、无损伤、无病虫害的根作种根。隔离区在500米以上。6~7月份分批采收成熟饱满种子,阴干。
白芷斑枯病主要通过土壤进行大面积传播,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或在留种植株叶柄残基上越冬:翌年分生孢子靠风雨淋溅传播。适宜发育温度在15℃以上:多雨,潮湿,少日照,通风不良田发病重。
白芷种子一般在6-7月陆续成熟,于果皮变黄绿色(河南黄白色)时,连同果序一起采下,可分批采收,然后摊放通风干燥处,凉干脱粒,去净杂质备用。
白芷种子一般在7月份采收, 在种皮呈黄绿色时进行,此时种子的成熟度较好,不老也不嫩。采种时注意选取一级侧枝上结的种子,依成熟度分批剪下种穗,扎成小捆,挂于阴凉通风处(种子怕雨淋、日晒、烟熏),在播种之前再从小穗上把种子抖落。也有的阴干后即搓下种子,贮于布袋中,放通风干燥处存放。白芷种子不宜久藏,隔年陈种易丧失发芽力。
白芷喜温和湿润的气候及阳光充足的环境,能耐寒,常生长于林下,林缘,溪旁、灌丛及山谷地,国内北方各省多栽培供药用,正确的掌握白芷的种植时间是提高白芷产量的关键,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白芷的种植时间吧!
红蜘蛛又叫朱砂叶螨,成虫、弱虫拉丝结网,主耍危害白芷叶片,影响光合作用,吸食叶片汁液使叶片变红、枯焦,可造成减产20%,红蜘蛛为害初期叶片出观黄色针尖样斑点,引起植株长势衰弱,后期叶片焦枯,似火烧状,俗称“火龙”。
可以平时可以使用修复皮肤角质层和皮肤屏障功能、改善皮肤敏感性的医学用的护肤品:益备透明质酸面膜。尽量不要用去角质、美白、抗皱、去油、祛痘的产品、面膜等等。不能化妆。注意防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