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来源】白扁豆为豆科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L.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取出种子,再晒干。
【古代炮制方法】宋代有炒制(《博济》)、焙制(《苏沈》)、蒸制(《普本》)、姜汁略炒(《局方》)、火炮(《总微》)等炮制方法。元代用煮制、姜汁浸去皮(《世医》),炒熟去壳生姜烂煮(《活幼》),微炒(《瑞竹》)等法。明代有微炒黄、姜制、煮烂去皮(《普济方》),炒熟去壳(《粹言》)等方法。清代有连皮炒(《备要》),炒黑(《逢原》),同陈皮炒、醋制(《得配》)等法。
【现代炮制方法】
1.白扁豆: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2.扁豆衣:取净扁豆置沸水中,稍煮至皮软后,取出放冷水中稍泡,取出,搓开种皮与仁,干燥,筛取种皮(其仁亦药用)。
3.炒扁豆:取净扁豆或扁豆仁,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略带焦斑,取出晾凉。用时捣碎。
【饮片性状】白扁豆呈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长8~13mm,宽6~9mm,厚约7mm;表面淡黄白色或淡黄色,平滑,略有光泽,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种阜;质坚硬;种皮薄而脆,子叶2片,肥厚,黄白色;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气。扁豆衣呈不规则的卷缩状种皮,乳白色,质脆易碎。炒扁豆表面微黄色,略有焦斑,有香气。
【质量标准】水分不得过14.0%。
【炮制目的】白扁豆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的功能。
生扁豆长于消暑化湿,多用于暑湿内蕴,呕吐泄泻,或消渴饮水。扁豆衣作用与扁豆相同,但力弱,无壅滞之弊,主要用于祛暑化湿。炒扁豆性温微香,能启脾和胃,长于健脾化湿,用于脾虚泄泻,白带过多。
【应用选择】
1.生用
(1)扁豆
①暑湿吐泻:常与青蒿、滑石、白茯苓、西瓜翠衣等配伍,用于外感暑湿,发热恶寒,汗出,头晕,呕吐泄泻,有清暑利湿作用,如雷氏清凉涤暑法(《时病》)。
②消渴饮水:常与黄芪、天花粉、麦冬、生地同用,能增强生津止渴作用,可用于气阴两伤,口渴引饮[8u58药材网www.8u58.com],形体消瘦,神疲乏力(《中药临床生用与制用》)。
(2)扁豆衣:本品力弱而不壅滞,多作为辅助药物,可与香薷、制厚朴、金银花、茯苓等同用,治夏令受暑,外感于寒,内伤于湿,证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头重,胸闷泛恶,腹胀泄泻,有祛暑解表,化湿和中的作用。
2.制用
(1)脾虚泄泻:常与人参、白术、茯苓、莲子肉等同用,能益气健脾,渗湿止泻,可用于脾气虚弱,食少乏力,大便泄泻,如参苓白术散(《局方》)。
(2)带下:常与炒白术、山药、炒芡实、莲子肉等配伍,用于脾虚湿盛,带下绵绵,神疲乏力,具有健脾化湿,固涩止带之效。亦可用白扁豆炒黄为末,米饮调服,治赤白带下(《永类钤方》)。古方还用扁豆炒黄为末,灯心煎汤调服治水肿(《本草汇言》)。
【现代研究】扁豆主要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植酸钙镁、泛酸、锌、血球凝集素A和B、豆甾醇、磷脂等多种成分。
用薄层扫描法和钼蓝比色法对白扁豆炮制前后磷脂成分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白扁豆经炒制后总磷脂含量减少6.5%~9.4%,这可能是由于磷脂成分易氧化分解,在高温炒制过程中引起磷脂成分的破坏所致。其磷脂组成分主要为磷脂酰胆碱,含量在70%以上,其次为磷脂酰乙醇胺,约占总磷脂的20%。白扁豆经炒制后其磷脂酰胆碱的摩尔百分比较生品减少约18%~25%,而其他组分的相对摩尔百分比则因组分中磷脂酰胆碱含量的降低而略有增高,推测白扁豆经炒制后,氧化分解的主要成分为磷脂酰胆碱。扁豆含有对人体红细胞的非特异性凝集素。凝集素A不溶于水,无抗胰蛋白酶活性,可抑制大鼠生长,甚至引起肝脏区域性坏死,加热后则毒性大减。凝集素B可溶于水,能抗胰蛋白酶活性,加压蒸气消毒或煮沸1小时后,活力损失约94%~86%。因此扁豆加热炮制能去毒。
【附】
1.近代的炮制方法还有土炒、麸炒、砂烫等。
2.文献摘录“凡用,取硬壳扁豆子,连皮炒熟入药。亦有水浸去皮及生用者,从本方”(《纲目》)。“炒研用,恐气滞同陈皮炒。治吐泻醋制。止湿火吐血炒炭”(《得配》)。
【总结】白扁豆宋代始用炒法,此法沿用至今。各时期虽然出现了一些其他炮制方法,但很少见到单独用扁豆衣的;相反,很多炮制方法都要求去皮用仁。燀扁豆将扁豆衣和扁豆仁分别入药是近代的用法,1963年版《中国药典》虽然收载了此法,但只以仁入药。2010年版《中国药典》以及《全国中药炮制规范》都只收载了生用和连皮炒用两种,现今很多地方规范也是如此。这种变化反映了没有将种皮和种仁分别入药的必要,只需生用和连皮炒用就可满足临床需要。现在临床上也很少见到单用扁豆衣的,一般祛暑化湿都习用生扁豆,补脾化湿习用炒扁豆。
扁豆别称皮扁豆、豆角、白扁豆等,为豆科扁豆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各热带、亚热带地区均有栽培,花有红白两种,豆荚有绿白、浅绿、粉红或紫红等色,嫩荚常作蔬食,具有极高的栽培价值,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扁豆种子价格及种植方法吧!
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的作用。临床上经常用来治疗食欲不振、大便溏泻、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等脾胃虚弱症。炒后的白扁豆多用于治疗脾虚泄泻、白带过多。临床上,常用炒白扁豆治疗妇女带下病(即白带异常),取其健脾化湿的作用,效果很好。李时珍认为:硬壳白扁豆,其子充实,白而微黄,其气腥香,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地。入太阳气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故专治中宫病。白带过
本方具有清热解毒,补气固本,固精生精之功效,临床可用于身体虚弱,湿毒皮肤顽癣,精关不固等症候。
我用薏米红豆煮粥喝,夏天最好的除湿佳品,放点百合可以美容除痘。大枣也可以放几颗,补气的。但千万不要放大米,这样就没有功效啦。煮的时候多放水,最好用砂锅,开锅后小火煮15分钟,放点冰糖就可以出锅啦!红豆和薏米不容易熟,最好在做的前一天晚上,洗好放到闲置的暖瓶里,加开水,煲一晚上,这样第二天就可以直接烧开后食用啦,很省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