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中药材名】白扁豆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豆科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的干燥成熟种子。因该植物豆荚扁平,故名扁豆。以其白色的种子(扁豆)入药,故名白扁豆。
【药材历史考证】扁豆又名藕豆。其始载本草为《名医别录》。《本草图经》曰:“今处处有之。人家多种于篱援间,蔓延而上,大叶。细花,花有紫、白二色。荚生花下,其实亦有黑、白二种。白者温,黑者小冷。人药当用白者。”并附有“藕豆”图。李时珍曰:“扁豆二月下种,蔓生延缠。叶大如杯,团而有尖。其花状如小蛾,有翅尾形。其荚凡十余样,或长或团,或如龙爪、虎爪,或如猪耳、刀镰,种种不同,皆累累成枝。白露后实更繁衍,嫩时可充蔬食茶料,老则收子煮食。子有黑、白、赤、斑四色。一种荚硬不堪食。惟豆子粗圆而色白者可人药。”并附有“扁豆”图。根据以上本草图文考证,与现今药用白扁豆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一年生缠绕性草质藤本,长达6m。茎无毛或疏被柔毛。三出复叶互生,叶柄长4~14cm;托叶披针形或三角状卵形;顶生小叶片宽三角状卵形,长5~10cm,宽与长近相等,全缘,两面被疏毛;侧生小叶较大;小托叶线状披针形,被毛。总状花序腋生,长15~25cm,花序轴节明显,每节有2至多朵花簇生;小苞片2,舌状,早落;花萼宽钟形,上部2齿,几完全合生,其余3齿近相等;花冠蝶形,白色或紫红色,长约2cm,旗瓣宽椭圆形,基部两侧有2个附属体,翼瓣斜椭圆形,龙骨瓣舟状,弯曲几成直角;雄蕊10,9枚合生,1枚单生;子房线状,有绢毛,基部具腺体。荚果倒卵状长椭圆形,扁平,长5~8cm[8u58药材网www.8u58.com],宽1~3cm,先端稍宽,喙向下弯曲,边缘粗糙。种子2~5粒,白色、黑色或红褐色,扁椭圆形。花期6~8月,果期9月。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呈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长8~13mm,宽6~9mm,厚约7mm。表面淡黄白色或淡黄色,平滑,略有光泽,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眉状种阜,习称“白眉”。质坚硬。种皮薄而脆,子叶2,肥厚,黄白色。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气。
【药材显微鉴定】本品横切面:表皮为1列栅状细胞,种脐处2列,光辉带明显。支柱细胞1列,呈哑铃状,种脐部位为3~5列。其下为10列薄壁细胞,内侧细胞呈颓废状。子叶细胞含众多淀粉粒。种脐部位栅状细胞的外侧有种阜,内侧有管胞岛,椭圆形,细胞壁网状增厚,其两侧为星状组织,细胞星芒状,有大形的细胞间隙,有的胞腔含棕色物。
【生境分布】原产印度。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产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台湾、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
【采集加工】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取出种子,再晒干。
【饮片炮制】
1.白扁豆: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2.炒白扁豆:取净白扁豆,照清炒法炒至微黄色具焦斑。用时捣碎。
【性能功用】甘,微温。归脾经、胃经。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炒白扁豆健脾化湿。用于脾虚泄泻,白带过多。内服:9~15g,水煎服。
【附注】置于燥处贮藏,防蛀。
我用薏米红豆煮粥喝,夏天最好的除湿佳品,放点百合可以美容除痘。大枣也可以放几颗,补气的。但千万不要放大米,这样就没有功效啦。煮的时候多放水,最好用砂锅,开锅后小火煮15分钟,放点冰糖就可以出锅啦!红豆和薏米不容易熟,最好在做的前一天晚上,洗好放到闲置的暖瓶里,加开水,煲一晚上,这样第二天就可以直接烧开后食用啦,很省火!~
可以的,而且肯定很好吃。就是,苦杏仁可能有微毒性,问问医生再放。
从前用植物做枕头芯、垫子芯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现在有化学纤维制品做芯就尽量不要用植物了。植物的坏处是容易生长霉菌等微生物,尤其是受潮后。
可以。1、白木耳其实就是银耳。白扁豆味甘,性微温,有健脾化湿,利尿消肿,清肝明目等功效。白扁豆,营养价值较高,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比大部分根茎菜和瓜菜都高,味亦鲜嫩可口。每百克白扁豆含蛋白质2.8克,脂肪0.2克,糖5.4克,热量35千卡,粗纤维1.4克,钙116毫克,铁1.5毫克,胡萝卜素0.32毫克,硫胺酸0.05毫克,核黄酸0.07毫克,尼克酸0.7毫克
扁豆别称皮扁豆、豆角、白扁豆等,为豆科扁豆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各热带、亚热带地区均有栽培,花有红白两种,豆荚有绿白、浅绿、粉红或紫红等色,嫩荚常作蔬食,具有极高的栽培价值,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扁豆种子价格及种植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