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真假阿魏?

8u58药材网 / 2019-02-26 / 微信群

阿魏一种有臭气的植物。根茎的浆液干燥后,中医用为帮助消化、杀虫解毒的药物。市场上有以葱属植物的鳞茎加工仿制的伪品,冒充正品阿魏,那么,如何辨别真假阿魏?下面就和8u58药材网一起了解下阿魏的辨别方法。

如何辨别真假阿魏?

1、阿魏鉴别要点

进口阿魏与新疆阿魏形状颇似。不同点是:前者凝聚成珠粒块状,颜色有白、黄、浅棕、黄棕相间组成,质较硬,断面乳白或浅棕黄色,在空气中渐变红棕色,具强烈蒜臭气,味微辛而苦,嚼之粘牙;而后者则呈块状或脂膏状、色呈灰白至浅黄棕色,质硬、体轻,断面稍显孔隙,气味较前者强烈,嚼之有烧灼感为异尔。

2、阿魏快速鉴别

(1)阿魏:为珠粒状凝聚而成的团块。表面粗糙,颜色深专不等,有白色、黄色或浅棕、红棕、深棕相间而成、无光泽。干燥品较硬,新鲜品较软,断面呈乳白色或浅黄棕色,在空气中渐变红色至红棕色。加水柔软,与水共研成白色乳状液。有强烈持久蒜臭气,味微辣而苦,嚼之粘牙。

(2)新疆阿魏:为伞形科植物新疆阿魏或阜康阿魏的树脂。形状是:为不规则块状或脂膏状。颜色深浅不一,表面呈蜡黄色至棕黄色。硬度似白蜡,体轻,断面稍具孔隙。具强烈持久的蒜臭,味辛辣,嚼之粘牙,并有强烈的刺激性和烧灼感。加水研磨亦呈白色乳状液。

(3)加工的伪品:外观呈不规则块状或颗粒状,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略具光泽,断面不具有正品的特征;质地较疏松,手碾之易碎;不具有正品特殊的蒜臭气,闻之仅具有葱蒜气味,但不强烈。

3、阿魏名典鉴别

① 唐·苏恭曰:“阿魏生西番及昆仑。苗叶根茎酷似白芷。捣根汁,曰,煎作饼者为上,截根穿暴干者为次,体形极臭而能止臭,亦为奇物也百又婆罗门云:熏渠即是阿魏,取根汁暴之如胶,或截根干,并极臭。”

② 李殉曰:“按:《广志》云:生昆仑国,是木津液,如桃胶状。其色黑者不堪,其状黄散者为上。云南长河中亦有,与舶上来者相似一般,只无黄色。”

③ 宋·苏颂曰:“今惟广州有之,云是木膏液滴酿结成,与苏恭所说不同。按段成式《酉阳杂俎》云:阿魏木,生波斯国及伽阁那国(即北天竺也)。木长八九尺,皮色青黄。三月生叶,似鼠耳,无花实。断其枝[8u58药材网www.8u58.com],汁出如饴,久乃坚凝,名阿魏。摩伽陀僧言:取其汁和米、豆屑合酿而成。其说与广州所生者相近。”

④ 明·《本草蒙筌》:“阿魏出波斯国中,生阿虞木内,其木长八九尺,皮色青黄,四季花实俱无,叶如鼠耳。断其枝梗,汁滴如饴,久乃坚凝,遂名阿魏。……但今市家,多煎蒜白假充,不可不细辨尔。”

⑤ 李时珍曰:“阿魏有草、木二种。草者出西域,可晒可煎,苏恭所说是也;木者出南番,取其脂汁,李珣、苏颂、陈承所说是也。按《一统志》所载有此二种。云出火州及沙鹿、海牙国者,草高尺许,根株独立,枝叶如盖,臭气逼人,生取其汁熬作膏,名阿魏。出三佛齐及暹逻国者,树不甚高,土人纳竹筒于树内,脂滴其中,冬月破筒取之。……观此,则其有二种明矣。谚云:黄芩无假,阿魏无真。以其多伪也。刘纯诗云:阿魏无真却有真,臭而止臭乃为珍。”

⑥ 清·《本草从新》:“阿魏出西番,木脂熬成,极臭。人多以胡蒜白赝之。”

温馨提示:中药阿魏一般用量为1~1.5g,多入丸散和外用膏药。孕妇禁用,脾胃虚弱忌用。

阿魏选方

1、治气积、肉积、心腹膨满、结块疼痛、不思饮食:木香、槟榔各15g,胡椒、 阿魏各6.5g。将以上4味中药研成细末,与粟米饭混合,杵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40丸。不拘时服,生姜皮汤送服。

2、治小儿食积、肚痛、小便白浊:阿魏、黄连各15g,花碱9g,山楂、半夏各30g,连翘45g。将以上6味中药研成细末,炒神曲糊丸,如莱菔子大。每服20丸,米汤送服。

3、消食健胃:将鲜阿魏适量用开水烫30秒,沥干水,用凉水浸泡,凉拌即可。可消食健胃。

4、治牙齿虫痛:阿魏、臭黄各等分。将阿魏和臭黄研成细末,加糊做成丸,如绿豆大。每取1丸,用药用纱布裹好,放入齿痛一侧,咬住。可治牙齿虫痛。

阿魏资讯

2025-04-11 23:25:15
查看更多

名片展示

2025-04-11 23:25:15
查看更多
寻岐黄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