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又名香艾、蕲艾、艾蒿,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经。能散寒除湿,温经止血。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腹痛,对于妇女虚寒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有明显疗效,是一种妇科良药。现正是艾草上市的时候,艾草可做艾糍点心,加工成各种菜式和药膳。
艾叶的用法与用量
1、内服:煎汤,5~15克。入丸、散或捣汁。
2、外用: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捣敷、煎水熏洗或炒热温熨。
艾叶的食用禁忌
1、阴虚血热者慎用。
2、《纲目》:苦酒、香附为之使。
3、《本草备要》:血热为病者禁用。
4、《本经逢原》:阴虚火旺,血燥生热,及宿有失血病者为禁。
艾叶的食用方法
1、艾叶饺子
【做法】①艾叶300克,切碎。葱、豆芽、豆腐适量切碎。②将以上材料拌匀,用盐、味精调味成馅。③用面皮包馅成饺子形状,入锅中蒸熟或水煮均可。
【作用】增进食欲。
2、艾叶煎鸡蛋
【做法】艾叶洗净后剁碎,加入鸡蛋搅匀,加入盐、胡椒粉,锅热加油,煎熟即可。
【作用】令人开胃。
3、艾叶肉圆
【做法】把肉和艾叶分别剁碎后加入适量盐、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鸡蛋拌匀,然后用常法加工成肉圆或肉饼。或煮、或煎、或蒸均可。
【作用】暖胃。
4、艾叶水糕
【做法】取艾叶、粘米、糯米、沙糖各适量。先将艾叶阴干,然后与粘米或糯米一起浸泡2小时[8u58药材网www.8u58.com],用打浆机磨成米浆;沙糖煮溶与米浆煮成糊状,入铜盆蒸60分钟,冷却后切件。
【作用】可平逆气、止血。
5、艾叶红糖水
【做法】生姜5片,大枣5枚,艾叶15克,红糖适量,水煎服。
【作用】用于痛经。
6、姜艾鸡蛋
【做法】生姜15克,艾叶10克,鸡蛋2个,加水适量煮熟后,蛋去壳放入再煮,饮汁吃蛋。
【作用】用于月经过多。
7、母鸡艾叶汤
【做法】老母鸡一只,艾叶15克。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艾叶一起煮汤,分2~3次食用。月经期连服2~3剂。
【作用】补气摄血,健脾宁心;适用于体虚不能摄血而致月经过多,心悸怔仲,失眼多梦,小腹冷痛等。
可以用艾叶泡水给宝宝洗澡的,宝宝皮肤缺乏天然保护功能,容易受环境污染及病菌侵害,因而皮肤必须保持干净清爽!小孩婴儿经常用艾叶洗澡可以防痱子.防蚊子。用少量艾叶包在纱布里放在澡盆里,然后用烧开的水直接冲在艾叶上,然后加冷水,水会呈微褐色,然后用这水给宝宝洗澡。
待果实成熟时10~11月,当瘦果呈浅黄绿色时,剪下果枝,摊晾至干,脱粒、过筛、簸去杂质,种子装于布袋里,放于阴凉干燥处贮藏。
艾叶有毒,含挥发油,用量过大或误服大量可致中毒。主要是挥发油对局部有刺激性,如局部吸收可使肢体末梢麻痹,口服刺激胃肠道增加分泌,大量进食可引起胃肠道急性炎症,中枢神经过度兴奋引起惊厥,严重时可引起癫痫样惊厥。全身吸收后造成肝细胞代谢障碍。中毒后先出现咽喉部干燥、胃肠不适、疼痛、恶心、呕吐等刺激症状,继而全身无力、头晕、耳鸣、四肢震颤,随后局部乃至全身痉挛、肌肉弛缓,多次发作后导致谵妄、惊厥、瘫痪。数日后出现肝大、黄疸、胆红素尿、尿胆原增多等现象。多次痉挛造成健忘、幻觉等后遗症,慢性中毒有感觉过敏、共济失调、神经炎、癫痫样惊厥等。孕妇可发生子宫出血及流产。
1.平喘镇咳:艾草具有镇咳、平喘、祛痰的功效,可以起到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的作用。2.祛湿散寒: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有散寒除湿的功效,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头风﹑月内风、女性虚寒等。3.温经止血:艾草入肝脾经、肝藏血、脾统血,则其辛行气血、温通散寒、苦可坚阴,能暖气血而温经脉,具有温经止血之功,故可用治虚寒性等多种出血病证。4.抗过敏:艾草
出生三天的宝宝是可以用艾叶水洗澡的,因为艾叶有驱寒、理气、温经等功效,可以预防湿疹的发生。
最适宜艾草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温度在20-25摄氏度左右。在这个温度下,艾草种子播种后,一般一周就能用肉眼观察到种子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