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和土附药用不一样,土茯苓能鲜毒、除湿、利关节。土附可补脾胃、益元气、养血。土茯苓干药小孩日服量每千克体重约1克左右为宜。
土茯苓和土附药用不一样,土茯苓能鲜毒、除湿、利关节。土附可补脾胃、益元气、养血。土茯苓干药小孩日服量每千克体重约1克左右为宜。
不一样的;
如下供参考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和中,宁心安神。茯苓甘淡性平。甘能补中,淡则能渗,即能滋补心脾而益肺,有能利水通窍除邪热,其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即能扶正,又能祛邪
土茯苓:有解毒,利关节,除湿,用于梅毒,膀胱湿热,淋浊,小便频数涩痛。土茯苓能解汞中毒并能杀死各类螺旋体。对肾炎水肿可消除蛋白尿。土茯苓甘淡性平
土茯即土茯苓,【别名】冷饭团、红土苓、山猪粪、毛尾薯、山遗粮、山奇良
【功能主治】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15~60g。
小孩子10~30g
土茯苓和茯苓不一样。
土茯苓:药性:甘淡平。归肝、胃经。功效:解毒[8u58药材网www.8u58.com],除湿,通利关节。应用:1、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痉挛、筋骨疼痛。2、湿热淋浊,带下,庎廯,湿疹瘙痒。3、痈肿,瘰疬。用法用量:水煎服,15~60克。小儿用量10~30克。
茯苓:药性: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应用:1、水肿尿少2、痰饮眩悸3、脾虚食少,便溏泄泻4、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用法用量:水煎服,10~15克。
土茯苓和茯苓不一样。土茯苓:药性:甘淡平。归肝、胃经。功效:解毒,除湿,通利关节。应用:1、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痉挛、筋骨疼痛。2、湿热淋浊,带下,庎廯,湿疹瘙痒。3、痈肿,瘰疬。用法用量:水煎服,15~60克。小儿用量10~30克。茯苓:药性: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应用:1、水肿尿少2、痰饮眩悸3、脾虚食少,便溏泄泻4、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用法用量:水煎服,10~15克。
茯苓是利水渗湿药,还可健脾安神,性味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土茯苓是清热解毒药,可除湿利关节,性味甘淡平,归肝胃经可以,没有多负作用。用时请注意不要过量
查看详细一、根部的不同:前者为菌类,不是植物,所以没有根的存在,是寄生在松类树木根部的真菌物质。后者是藤蔓植物,有根叶等植物的特征,叶子厚大且光滑。根部形状为一节一节的,可以看到明显的节状,同时还有一些小须根长在上面。二、形状的不同:前者形状是圆形的或者长圆形的,呈现圆球状,外表上像甘薯一样,外表是黄棕色,切开之后可以看到里面的物质是白色的,类似于豆腐的颜色。土茯苓虽然长相上与前者略微相似,外表颜色呈黄褐
查看详细茯苓是利水渗湿药,还可健脾安神,性味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常用量克。土茯苓是清热解毒药,可除湿利关节,性味甘淡平,归肝胃经,常用量克。
查看详细脾胃虚弱不代表有湿重,只代表功能减退,气虚为主
查看详细亲,能不能吃,最好去问一下医生,叫有经验的医生把把脉,医生会根据您的脉象告诉您该吃什么,不能吃什么。
查看详细土茯苓炖猪脊骨主料:猪脊骨500克辅料:土茯苓40克调料:盐5克大麦薏仁茯苓粥功效:脾调养食谱利尿食谱水肿食谱主料:大麦100克,薏米100克,土茯苓80克土茯苓黄芪猪骨汤功效:脾调养食谱利尿食谱水肿食谱补气食谱主料:猪脊骨500克辅料:土茯苓60克,黄芪30克,
查看详细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