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性质不同:炙黄芪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片,直径0.8~3.5cm,厚0.1~0.4cm。生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2、形态特征不同:生黄芪外质土黄色或棕红色。羽状复叶,小叶13~27。炙黄芪切面皮部浅黄色,木质部黄色。3、味道不同:炙黄芪甘,温,归肺,脾经。生黄芪主要是制成饮片,调剂于中药剂中。注意事项:1、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因为黄芪性味甘,
查看详细黄芪亦名戴糁、戴椹、百本、箭芪、百药绵、二人抬等。相传古时有一位善良的老人,姓戴名糁,善针灸术,为人厚道,待人谦和,一生乐于救助他人,后因救坠崖儿童而献身。老人形瘦,面肌淡黄,人们以尊老之称而敬呼之“黄耆”,老人去世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将老人墓旁生长的一种味甜,具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作用的草药称为“黄芪”,并用它救治了很多病人,在民间广为流传应用。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古代写作
查看详细白芷具有祛风湿、活血排脓、生机止痛的功效,常用于头痛、牙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皮肤瘙痒等症状。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调节血压、增强免疫力、保肝护肝的功效,主要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表虚自汗等。中药也不能随便用,应该让中医大夫看看您属于什么体质,需不需要用这些药。
查看详细很好的食物的组成是一个补气补血及滋阴养肾等功效的,治疗一般如头晕、乏力、耳鸣、眼花等症状应该有效。建议,因为此食物是一个调理方剂,如果患者不存在虚证而是一些实证的情况
查看详细黄芪,又名黄耆,为植物和中药材的统称。植物黄芪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中药材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代研究,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
查看详细玛咖能和党参,当归是可以一起煎煮的,具有功效补气补血。不要炖鸡,有点浪费,药效也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建议直接煎煮服用。
查看详细黄芪和枸杞泡水喝一般不会拉肚子,如果出现腹泻现象可能是虚,人不受补,建议根据自己的体质调整剂量。
查看详细这些都是滋补的中药,多久要看您的身体情况可以根据自身的体质来增减药物,如血虚的可以放一些当归,气虚可以加黄芪党参,健脾的可以放一些茯苓山药白术。
查看详细不要用铁锅!不用铁锅,还不能铜锅、铝锅,因铁、铝、铜的金属活性较强,很可能与中药中的某些成分起化学反应而影响药效,甚至产生毒性。1、铁虽然有补血作用,但和中药中的有机酸、鞣质等酸性物质,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一些不能被机体吸收的沉淀,同时也会导致有效成分损失!2、铝锅也不要用的,因为铝离子也可能和铁一样,并且身体中的铝积蓄多了的话,会导致老年痴呆的,这就是为什么现在铝锅越来越少的原因。3、铜离子多
查看详细少量可以,一般来说,服用药材的时候尽量少吃喝有刺激性的食品,喝酒也是刺激性的,能不喝就不要喝。
查看详细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