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味香色白,为古老的美容中药之一,市场上以其为原料的化妆品和美容品层出不穷,而纯正的白芷,其美容效果更为显著:白芷对美白祛斑有显著的作用,并可改善微循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延缓皮肤衰老。让肌肤润泽光滑,滋润的容颜呈现出水一样的灵气。控油、祛痘面膜材料:绿豆粉2茶匙、白芷粉1茶匙、蜂蜜(牛奶)适量做法:将绿豆粉与白芷粉混合,再混入牛奶或蜂蜜适量,用纯净水拌匀,敷于面上约15分钟后清水洗净便可。每周可做2—3次。美丽秘诀:这种面膜最适合油脂分泌过多或暗疮肌肤使用,因为该面膜具有消炎抗菌及深度清洁的功能。美白、祛斑面膜材料:薏仁粉2茶匙、白芷粉1茶匙、蜂蜜(牛奶)适量做法:将薏仁粉与白芷粉混合,再混入牛奶或蜂蜜适量,用纯净水拌匀。敷于面上约15分钟后清水洗净便可。每周可做2—3次。美丽秘诀:这种面膜适合脸色偏暗、毛孔粗大、面部有色斑、豆印者使用。它是中药,当然是可以吃的了,但一般还是外用,吃的话还是吃薏仁粉比较好。
$#$#$
白芷属于伞形科当归属,为伞形科植物兴安白芷、川白芷、杭白芷或云南牛防风的根。具有祛风散寒[8u58药材网www.8u58.com],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的功效。[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如当归素、白当归醚、欧前胡乙素、白芷毒素等。还含有挥发油,油中有3-亚甲基-6-环己烯、十一炭烯-4、榄香烯、十六烷酸、壬烯醇等。[临床应用]1.用于感冒风寒,头痛,鼻塞。常配伍防风、羌活等。2.用于头痛、齿痛、鼻渊、风湿痹痛者。治疗阳明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痛等,外感风寒者,配伍荆芥、防风、川芎;外感风热者,配伍薄荷、菊花、蔓荆子。治疗齿痛,属风火者,配石膏、黄连。治鼻渊头痛、与苍耳子、辛夷、薄荷同用。治风湿寒痹、腰背疼痛,与羌活、独活、威灵仙同用。3.用于疮疡肿痛。如乳痈初起可配蒲公英、瓜蒌同用;脓出不畅配金银花、天花粉同用。4.用于带下过多。属寒湿带下,与鹿角霜、白术、炮姜等配伍;属湿热带下,配伍车前子、黄柏等
白芷既是药材,又是香料调料。其味芳香、微苦,具有去异味,增香味,调节口味,增进食欲的作用。白芷的性味:性温,味辛,气芳香,微苦。根呈圆锥形,长10~20cm,直径2~2.5cm。表面灰棕色,有横向突起的皮孔,顶端有凹陷的茎痕。质硬,断面白色,粉性足,皮部密布棕色油点。功能主治: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白芷还有美容功效,挑选大而色纯白
查看详细内调外养的祛斑方式是科学的祛斑方式。是不伤皮肤的,自然的祛斑方式。祛斑单单只依靠一种祛斑产品是不能够把色斑去除的,首先要分析身子色斑形成的具体原因,根据色斑形成的原因选择适合自己的祛斑方式和正规的祛斑产品才是科学的祛斑方式。想要彻底的祛斑,首先要知道斑是怎么形成的,从问题的根源出发,才能更好的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办法。知道原因,我们在祛除斑的时候才能事半功倍。遗传因素:雀斑很多都是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查看详细白芷辛,温。入肺、胃经。祛风解表,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1.用于感冒风寒,头痛,鼻塞等症。白芷发散风寒,且有止痛、通鼻窍等作用,故主要用治风寒表症兼有头痛鼻塞的病症。如头痛剧者加羌活、细辛;鼻塞者配藿香(主要为理脾肺之气)、薄荷等。2.用于头痛、眉棱骨痛、齿痛。白芷祛风止痛,主要适用于病在阳明经者,头额、眉棱骨、上下龈都属于阳明经循行部位,因此都可用白芷进行治疗。治头痛可配藁本、蔓荆子等;治眉
查看详细白芷用于美容产品中能够帮助治疗受辐射的皮肤,所以是很适合经常面对电脑屏幕的上班族去使用的,但是如果在白天使用可能会引起皮炎和面班。因为白芷具有光敏性。白芷是一种用用法广泛,当时作为一种美容产品并为普及和广泛认可,特别是美容养颜的效果是非常强的,咳嗽如果强行将白芷添加到一些美容产品中,没有专业的指导而制作一些面膜,反而对皮肤没有好处。还可能会导致皮肤出现过敏现象或者皮肤会出现色斑、红斑、红肿的现象出
查看详细白芷作香料调味品,有去腥增香的作用。白芷的其他作用:1、解热镇痛体外动物实验表明,白芷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可以提升机体痛域,因而这也是其临床上对于头痛等疾病症状起到缓解作用的一个原因所在。2、消炎解痉白芷还具有消炎解痉的作用,可以帮助缓解疾病炎症,同时发挥解痉挛作用,使机体消除紧张状态。3、抗菌作用白芷还具有杀菌成分,研究显示,其煎剂对于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以及变形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因而临床上可用
查看详细1.麻痹抽搐白芷有解痉作用,所含的佛手柑内酯、花椒毒素、异欧前胡素乙对兔回肠具有明显的解痉作用。异欧前胡素还能增加兔子宫的收缩力和蚯蚓肌的紧张性。如果服用的剂量过大,很容易就造成了全身痉挛以及麻痹抽搐。2.光敏反应很多喜欢用白芷粉敷面膜,却越敷越黑。因为白芷能产生光敏作用,其所含的香柑内酯、花椒毒素、异欧前胡素乙等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为光活性物质,当它们进入机体后,一旦受到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则可使受
查看详细 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