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便血可以喝当归黄芪茶吗?

8u58药材网 / 微信群

黄芪茶的功效从两个方面来阐述。首先,从发病机理来看,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而此证则多属肺气虚弱。肺主气,司呼吸,主管发散和肃降,即具有宣发卫气和输精于皮毛的功能。现肺气虚弱,则其功能减弱,导致卫表不固,抵御外邪侵袭的功能下降,故在遭受外邪侵袭时,极易发病,具体可表现为乏力、易感冒、心慌、胸闷等不适症状。而黄芪性甘温,归肺经,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之功能,饮用黄芪茶,即可达到补肺气、固肌表的目的,使得肺司呼吸、主宣发的功能正常,抵御外邪侵袭的功能增强,从而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其次,从黄芪的药理作用来看,黄芪一方面能促进骨髓细胞的分化,促进红、白细胞的生成,使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及多核白细胞显着增加,可明显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另一方面,能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强心、抗衰老的作用。黄芪对多种细菌和病毒还有直接或间接的杀灭能力。所以饮用黄芪茶,可明显地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正因其有治病强身的功能,故将黄芪茶又称作“黄芪健身茶”。黄芪既属于药物,则必然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所以在选择服用“黄芪健身茶”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确实属于虚弱症候。2非感染病急性期(如同时伴有典型虚弱症状者除外)。3无实热证象(如有则需在“黄芪健身茶”中加入适量菊花金银花等药性清凉的药物)。总之,“黄芪健身茶”可以随病情变化而适当加入一些相关药物,只要运用恰当,定可收到良好的疗效。黄芪别名:王孙、黄耆、戴糁、戴椹、独椹、蜀脂、百本、百药绵、绵黄耆、绵耆、绵芪、箭芪。黄芪作为中药性味归经: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功效:入气分,可升可降;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行水消肿,托毒生肌的功效;用于:内伤劳倦[8u58药材网www.8u58.com],神疲乏力,脾虚泄泻,肺虚喘嗽,胃虚下垂,久泄脱肛,阴挺,带下,吐血,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盗汗,水肿,血盖,痈疽难溃或溃久不敛。使用提示:内服:煎汤,10~30g(大剂量120克);或入丸、散、膏剂。1.补气升阳宜炙用;益卫固表、行水消肿、托毒生肌宜生用。2.气虚体弱,倦怠乏力,食少懒言者,宜与人参党参相须为用。3.若脾虚食少,便溏或泄泻者,可与白茯苓薏苡仁同用。4.体弱表虚,肌表不固之自汗,及虚人易感风邪者,宜与防风白术同用。注意事项:凡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内停阴虚阳亢及痈疽初起不宜使用。黄芪这药是一个常用的补气药,补而不燥,在中医界有"十药九芪"的说法,可见黄芪是用量最大的中药之一。黄芪不仅可以用于治疗疾病,而且用黄芪补益身体也是很好的选择。古人在《冷庐医话》中就有"黄芪粥"的记载。方法是:选用优质黄芪30-60克,加水适量,煎取浓汁去渣后,加入粳米2两、红糖少许,继续煮至粥快熟时,再加入陈皮末1克,煮沸片刻即可。早晚服食,可健脾养胃,补益元气。另外还有黄芪煨大枣,黄芪煮黑豆,则更是补益上品。常服可令人精神焕发,体质增强,养颜润肤,延年益寿。

灼黄芪和没有灼的黄芪有什么区别功效?

黄芪,又名绵芪。多年生草本,高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厘米。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1]由于长期大量采挖,近几年来野生

查看详细

黄芪和茅草根泡水治肾炎吗?

茅草根: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肺热喘急,胃热哕逆,淋病,回小便不利,水肿答,黄疸。茅根性寒,亦有消炎作用。黄芪属于甘温益气药,具有益气升阳,健脾利水,固表止汗,补气生血,托里生肌等功效,在肾病科有一定的适应症,但并不所有的肾病都可用。黄芪是中药,黄芪在肾病科的运用应该在中药药性理论、方剂理论和中医辨证理论的指导下运用。虽然看起来这两种药对肾病有帮助,可是生病最好还是去医院,找医生给予最合理全面的

查看详细

小孩子能吃黄芪吗?

黄芪性温,可以跟肉类一起煲来喝。黄芪是平常生活中的平常的补气药,作用有以下几点:一是补气升阳。用于气虚引起的脱肛、子宫脱垂、崩漏、眩晕乏力等,并常与升麻、柴胡等同用。二是固表敛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外感风寒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三是托疮排脓。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用于疮疡溃破后,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且常配银花、皂刺、地丁等。四

查看详细

沙苑子、黄芪、枸杞子、黄精、花旗参能配伍吗?

可以没有问题。这副药主要是补益气血,补肾强筋骨之类的药物。应该是比较适合老年人服用的。关键还要看是否对症,否则会适得其反。建议您到医院找专业的中医生对症下处方。不要随意自己翻书找这一类补益性质的药方胡乱服用,尤其是年轻人,进补的时候要慎之又慎!

查看详细

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1-09-22

药材供应

2025-04-27 10:28:44
查看更多

种苗价格

2025-04-27 10:28:45
查看更多
寻岐黄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