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晒干后可以泡茶喝,不过那个茶带点酸味.
木棉花薏米龙骨汤
材料:木棉花、薏米、扁豆、龙骨、陈皮、蜜枣。
做法:先把龙骨飞水,把适量的水煮开后放以上材料煲2小时左右,最后加点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健脾利湿。
材料:木棉花、生地各一两;陈皮少许;瘦肉七两;盐、调味料少许。
制法:1、将所用材料洗净2、陈皮浸洗后用刀背刮去皮囊,注五碗半水入汤煲煮滚后放入所有材料,用中火煲约一小时,放入盐调味。
功效:有助清热、凉血、祛湿的功用,适用于湿热肚痛或湿疹等症。
禁忌:一向肠胃较虚弱者不宜服用生地,因生地性味甘苦大寒、清热凉血之力甚强。孕妇慎服苦瓜牛肉木棉花汤
材料:(3至4人份)木棉花3朵苦瓜1斤牛肉8两水约8碗
做法:1.苦瓜对半切开,将瓜瓤瓜籽去除,洗净切片。2.木棉花洗净;牛肉洗净切片。3.煲内注入水煮滚,放入苦瓜、木棉花,转用慢火煲40分钟,最後加入牛肉和幼盐略滚,即可食用。
功效:木棉花有清热利湿的作用,苦瓜则有清肺热、肝热、降心火之效,此汤清热、明目解毒,可预防因暑热而引起的烦渴腹痛、尿黄等症状,若患上此症状者,可用此汤作食疗,惟脾胃虚寒的人不宜饮用。药用价值
来源本品为木棉科植物木棉arica(DC,)Merr,的干燥花朵。
原植物木棉为落叶大乔木,高可达25米;茎和大枝有短而粗的圆锥形硬刺,树皮灰白色。叶互生,掌状复叶具5~7片小叶;小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1O~20厘米,宽5~7厘米,顶端渐尖,基部阔或稍狭,边全缘。花早春先叶开放,红色,直径约10厘米或更大,簇生于枝的近顶处;萼杯状,长3~4.5厘米,顶端5浅裂,裂片阔而钝;花瓣5片,肉质,长圆形,长8~1O厘米,两面被星状柔毛;雄蕊多数,排成多轮,花丝基部合生。果大,木质,长10~15厘米,果瓣内面有丰富的绵毛;种子多数,倒卵形,黑色。喜生于气候干热的山地。分布海南、台湾、广西、云南和四川南部;广东及福建中部以南广为栽培。印度、中南半岛、马来西亚至热带澳洲均有。
采收加工春季采摘或拾取盛开花朵。晒干。
药材性状花朵全长5~8厘米,干时皱缩,呈不规则的块状,多不具子房和花柄。花萼杯状,长2.5~4厘米,直径2~3厘米,顶端3~5裂,厚革质,甚脆,外表棕黑色,有纵皱纹,内面被灰黄色短绒毛。花瓣5片,皱缩或破碎,面棕黄色或深棕色,被星状毛,内面红棕色,星状毛较少;雄蕊多数,排成多列,基部合生,花药肾形,卷曲。气微,味淡微甘。以朵大完整,色棕黄者为佳。
性味和功用淡、涩,平。清热,利湿,解毒。用于泄泻,痢疾,血崩,疮毒。常用量5~10克。
附注木棉的树皮广东作海桐皮入药,称广东海桐皮。味苦,性平[8u58药材网www.8u58.com],功能宣散风湿。
功用:清热,利湿,解毒。用于泄泻,痢疾,血崩,疮毒。
性味:淡、涩,平。
各家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治痢症,白者更妙。
2.《本草求原》:红者去赤痢,白者治白痢,同武彝茶煎常饮。
3.《岭南采药录》:消暑。
4.《中药新编》:利尿及健胃。
5.《南宁市药物志》:去湿热。治血崩,金创。
6.《广西中药志》:去湿毒,治恶疮。
7.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治肠炎,菌痢。
药用植物栽培: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气候,为热带季雨林的代表树种,不耐寒,喜光,耐旱,生长迅速,萌蘖性强,深根性,
抗风力强。在土层深厚肥沃的酸性、中性土壤中生长最好。
栽培技术用播种、扦插和分株繁殖。蒴果未开裂前采集,
种子发芽力保存期短,故多随采随播,也可用湿沙短期贮藏,条播,覆土2cm,平均气温20℃以上,一般4-5d可出齐苗;扦插多在2-3月或雨季进行,用长,横径1-2cm的大枝,插入苗床深,经常保持床上湿润;分株是自母株根部萌蘖处,连一段母根和须根截断分栽更易成活。
田间管理实生幼苗不需移栽,苗过密时经1次间苗后,可任其生长,每月追肥1-2次。幼苗怕霜冻,第1年入冬小苗应浇水井用草覆盖,防霜冻。扦插苗栽后应遮阴、喷水,缓苗后半个月可追施薄肥,其后常中耕除草。可以把它晒干用来煲汤或煲粥
木棉的药用价值
晒干了的木棉花有药用价值,解毒清热驱寒去湿,用干木棉煮粥或煲汤。
木棉是一种美丽的观赏花卉,它在春季长叶开花,花大色红,艳丽悦目。那艳丽的花朵,染红了半边天际。宋代诗人刘克庄赋诗曰:"几树半天红似染,居人言是木棉花。"清代陈恭尹的木棉花歌:"粤江二月三月天,千树万树朱花开。有如尧射十日出沧海,更似魏宫万炬环高台……"描绘出木棉花开的美景。
木棉多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南方诸省,有野生,亦可栽培,喜干热,耐高温,多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的丛林及河谷中。
木棉的花、皮、根均有药用价值。木棉花,有清热利尿、解毒祛暑和止血的功效。木棉皮,有清热、利尿、活血、消肿、解毒等功效,对慢性胃炎、胃溃疡、泄泻、痢疾等有显著疗效。外用木棉皮可治腿膝疼痛、疮肿、跌打损伤等。据《岭南采药录》记载,木棉皮"治腰脚不遂、血脉顽痹、腿膝疼痛、赤白泻痢。"《常用中草药手册》说木棉皮"清热利湿。治慢性胃炎、胃溃疡和产后浮肿。"木棉根,有收敛止血、散结止痛功效,主治慢性胃炎、胃溃疡、赤痢、瘰疬、产后浮肿等病症。实用便方有:
1、慢性胃炎:木棉皮30克,两面针根6克,水煎服。
2、腹胀、腹泻:鲜木棉花30克,水煎,调蜂蜜服。
3、肠炎:木棉花30克,水煎,早晚分服。
5、腰腿痛:木棉皮15克,水煎,去渣,冲黄酒少量,早晚分服。
6、风湿性关节炎:木棉根40克,水煎服或浸酒服用。
7、浮肿:木棉花30克,水煎,内服。
8、气管炎:木棉根30克,水煎,加蜂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