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薷的哪些成分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

8u58药材网 / 微信群

香薷〔拉丁文名;Elsholtziaciliata(Thunb.)Hyland.〕,别名:水荆芥、臭荆芥、野苏麻、昂给鲁木-其其格、半边花、半边苏、边支花、边枝花、臭藿香、臭香麻、德昌香薷、风耳草、鸡冠香薷、荆芥、拉拉香、蜜蜂草、排香草、偏头草、青龙刀、山苏子、水芳花、铁杆禾、土香薷、退色香薷、香菜、香草、香茹、香薷草、小荆芥、小叶苏于、小叶苏子、野藿香、野香薷、野香苏、野鱼香、野芝麻、野紫苏、鱼香菜、坝子菜、板刷花、臭荆芥青龙才、火麻草、蚂蝗痧、石香薷、铜草花、土地香薷、兔尾巴、香藿、香戎、香茸、香葇、小叶巴蒿、野芭子、野坝蒿、野坝子、野荏子、野苏子、紫花香菜、紫香薷、crestedlatesummermint唇形科、香薷属植物,[1]直立草本,密集的须根。茎通常自中部以上分枝,钝四稜形,具槽,无毛或被疏柔毛,常呈麦秆黄色,老时变紫褐色。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穗状花序,花梗纤细,近无毛,花萼钟形,花冠淡紫色,花丝无毛,花药紫黑色。花期7~10月。生于路旁、山坡、荒地、林内、河岸,海拔达3400米。香薷能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主治: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干燥地上部分入药,既能发汗而解表,又能化湿和中而解暑,还能开宣肺气而利水消肿。功似麻黄,药力亦强,治阴寒闭暑及风水水肿最宜,故素有“夏月麻黄”之称。治急性肠胃炎、腹痛吐泻、夏秋阳暑、头痛发热、恶寒无汗、霍乱、水肿、鼻衄、口臭等症。药用香薷-中药材饮片香薷-中药材饮片药物性状:粉末特征:淡棕绿色。①非腺毛1~6细胞,平直,弯曲或顶端弯成钩状,直径11~34μm,长q约至512μm,有的基部细胞膨大至70μm,壁稍厚,表面有细密疣状突起。[5]②腺鳞头部8细胞,直径59-86μm,柄单细胞,极短。[5]③小腺毛头部圆形或长圆形,1~2(-4)细胞,直径16~33μm;柄1-2细胞,甚短。[5]④叶表皮细胞垂周壁稍弯曲,连珠状增厚,表达式面有细条纹;气孔直轴式。[5]⑤叶肉细胞含细小草酸下方晶,直径1.5~6μm。此外有萼片表皮细胞、花粉粒、茎表皮、柱鞘纤维及导管等。[5]药材炮制:拣去杂质,用水喷润后,除去残根,切段,晒干即得。《雷公炮炙论》:凡采得(香薷),去根留叶,细锉,暴干,勿令犯火。[5]性味:辛,微温。①《别录》:味辛,微温。②孟诜:温。③《滇南本草》:性温,味苦辛。香薷香薷(2张)④《本草汇言》:味辛甘,性温,无毒。归经:入肺、胃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胃二经。②《本草经疏》:入足阳明、太阴,手少阴经。③《本草经解》:入足少阳胆经,手太阴肺经,手阳阴大肠经。功能主治:发汗解暑,行水散湿,温胃调中。治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①《别录》: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②孟诜:去热风,卒转筋,可煮汁顿服。又干末止鼻衄,以水服之。③《日华子本草》:下气,除烦热,疗呕逆冷气。④《履巉岩本草》:截四时伤寒。⑤《本草衍义补遗》:治伤暑,利小便。⑥《滇南本草》:解表除邪,治中暑头疼[8u58药材网www.8u58.com],暑泻肚肠疼痛,暑热咳嗽,发汗,温胃,和中。⑦汪颖《食物本草》:夏月煮饮代茶,可无热病,调中温胃;含汁漱口,去臭气。⑧《纲目》:主脚气寒热。[4]香薷有发汗解热作用,并可刺激消化腺分泌及胃肠蠕动,对肾血管能产生刺激而使肾小管充血,滤过压增大,呈现利尿作用。因此,夏日常用香薷煮粥服食或泡茶饮用,既可预防中暑,又可增进食欲。但本品有耗气伤阴之弊,气虚、阴虚、表虚多汗者不宜选用。传统习惯认为本品热服易引起呕吐,故宜凉服。[7]外感表证;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初起兼有表证;吐衄下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注意事项:表虚者忌服。①《本草从新》:无表邪者戒之。②《得配本草》:火盛气虚,阴虚有热者禁用。[4]实用验方香薷E.ciliata(Thunb.)Hyland.香薷E.ciliata(Thunb.)Hyland.(19张)⑴香薷治霍乱吐利,四肢烦疼,冷汗出,多渴:香薷二两,蓼子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渣温服,日三次。(《圣济总录》香薷汤)[7]⑵香薷治脾胃不和,胸膈痞滞,内感风冷,外受寒邪,憎寒壮热,身体疼痛,肢节倦怠,霍乱呕吐,脾疼翻胃,中酒不醒,四时伤寒头痛:香薷(去土)二两,甘草(炙)半两,白扁豆(炒)、厚朴(去皮,姜汁炒)、茯神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入盐点服。(《局方》香薷汤)[7]⑶水肿:香薷五十斤,锉入锅中,加水久煮,去渣再浓煎,浓到可以捏丸时,即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一天服三次,药量可以逐日加一点以小便能畅为愈。此方名香薷煎。又方:香薷叶一斤,水一斗,熬烂,去渣,再熬成膏,加白术末七两作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深师薷术丸。[7]⑷香薷治霍乱腹痛吐痢:生香薷(切)一升,小蒜一升(碎),厚朴六两(炙),生姜十两。上四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得吐痢止,每服皆须温。(《救急方》香薷汤)[7]⑸香薷治鼻血不止。用香薷研累,水冲服一钱。[7]⑹香薷治舌上忽出血如钻孔者:香薷汁服一升,日三。(《肘后方》)[7]⑺伤暑(暑天卧湿当风,或生冷不节,头痛发热,转筋,干呕,四肢发冷等)。用香薷一斤、厚朴(姜汁炙过)、白扁豆(微炒)各半斤,锉散。每服五钱,加水二碗,酒半碗,煎成一碗,放水中等冷定后服下。连进二服,很有效。此方名香薷饮。方中的扁豆,可用黄连(姜汁炒)代替。[7]⑻香薷治心烦胁痛。用香薷捣捣汁一、二升服。

维生素营养成分能够刺激免疫系统工作、增强人体免疫力

主要是香薷的挥发油。

香薷的功效与作用禁忌有哪些?

香薷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如下:其功能主治为:发汗解暑,行水散湿,温胃调中。治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 香薷有发汗解热作用,并可刺激消化腺分泌及胃肠蠕动,对肾血管能产生刺激而使肾小管充血,滤过压增大,呈现利尿作用。 因此,夏日常用香薷煮粥服食或泡茶饮用,既可预防中暑,又可增进食欲。但本品有耗气伤阴之弊,气虚、阴虚、表虚多汗者不宜选用。传统习惯

查看详细

香薷可以和枸杞一起泡茶喝吗?

最好不要帮这个和枸杞一起泡茶,一般来说枸杞的话适合金银花还决明子,这样子泡比较好这种东西的话,泡的话没听说过,再说别人一般泡的话不会无缘无故放这些东西的,像一般来说放的东西都是长年累月积累出来别人才放的,所以说您这样的饭的话,可能吃也对身体没什么坏处,但是也没好处,但是您要泡它肯定要对身体有好处啊,再说口感还要不错才会这样泡,您这样泡的话一没有对身体好处恶,口感也不好,为什么要这样放在一起吃呢?如

查看详细

藿香能代替香薷吗?

香薷[xiāngrú]声明本词条可能涉及专业知识,中草药并非没有毒副作用,请遵医嘱服用,请勿轻信网上用药建议。香薷〔拉丁文名;a(Thunb.).〕,别名:水荆芥、臭荆芥、野苏麻、昂给鲁木-其其格、半边花、半边苏、边支花、边枝花、臭藿香、臭香麻、德昌香薷、风耳草、鸡冠香薷、荆芥、拉拉香、蜜蜂草、排香草、偏头草、青龙刀、山苏子、水芳花、铁杆禾、土香薷、退色香薷、香菜、香草、香茹、香薷草、小荆芥、小叶

查看详细

扁豆香薷汤是怎样制作的?

扁豆香薷汤:配方:白扁豆20~40克,香薷15克。操作:取白扁豆、香薷加水2碗煎25分钟取汤。每日3次,温热服用。疗效:清暑利湿和中。用于小儿夏伤暑湿,身热无汗,呕吐泄泻,脘腹胀痛等症。荔枝鸡肠汤:配方:荔肉7枚公鸡肠1具(切断)。操作:水煎熟,每日分2次服食。疗效:适宜于小儿遗尿。

查看详细

香薷哺乳期可以喝吗?

体内湿气过重会影响身体健康,尤其是哺乳期女性,此时体质不好,湿气过重也会影响正常的泌乳,这也会影响给宝宝正常喂奶。但是此时期却不建议喝祛湿茶排湿。因为这种茶类所添加的一些排湿药物,有可能因药效不明而影响到哺乳期间的乳汁分泌。而另一种可能会改变乳汁质量,这也可能会影响到吃奶宝宝健康。因此,在哺乳期一定要注重饮食安全,在不完全确定能够保障哺乳期健康的情况下,尽量不要去吃一些具有药效作用的食物饮品。如果

查看详细

香薷草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

香薷草虽然是一种草本植物,但它的根系却特别发达,,在一些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栽种一些香薷草就能保护环境,能防止水土流失,对维持生态平衡有极大好处。美化环境也是香薷草的重要功效之一,它拥有碧绿色的叶片和紫红色的花朵,特别是在进入花期,一户一串串香如花争相开放,那风景特别美丽诱人,能让周边的环境都增色很多。香薷草的全草都能用它入药,以后具有发汗解表的重要功效,在出现风寒感冒或者暑湿感冒时,都能直接服用香

查看详细

香薷与麻黄均有利水消肿的功效、且香薷的利尿作用?

香薷从脏腑辨证来看,它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利尿,排尿是膀胱的功能,所以它归膀胱经,一点也没错,只是香薷最大的个性特征就是把前两个功效(解表散寒和化湿和中)结合起来,用于外有风寒、内有湿浊造成湿阻中焦的暑湿证(最佳主治证),所以在归经方面,只强调了前两个功效对应的归经,而次要一些的第三个功效对应的归经就忽略了(但不写不等于没有)。但麻黄有所不同,虽然利水消肿也是麻黄的第三功效,但麻黄为解表峻剂,发汗力

查看详细

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1-08-06

药材供应

2025-04-30 18:29:36
查看更多
寻岐黄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