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矿物”——黄铁矿雌黄和雄黄矿物世界中,经常会有两种以上的矿物共生在一起的现象。有一种含砷的硫化物,犹如一对鸳鸯,常常被人们发现共生在一个矿点上,它们就是雌黄和雄黄。雌黄的化学成分为As2S3,雄黄的化学成分为AsS。雌黄常呈柠檬黄色,条痕鲜黄色,金刚光泽至油脂光泽,透明。晶体形态常呈短柱状、板状或片状。有一组极完全解理。硬度1-2,比重3.4-3.5。雄黄常呈桔红色,条痕浅桔红色,晶面为金刚光泽,断口显油脂光泽,透明到半透明。具多组解理,晶体形态多为短柱状。硬度1.5-2,比重3.4-3.6。雌黄和雄黄的硬度均较小,解理又发育,很少能琢磨成型。但是它们同时都具有晶莹美丽的颜色,当晶形发育完整时,可以做为观赏石或收藏品收藏。因它们硬度小,易于损坏,所以不能制作饰品佩戴。雌黄还可以用来制成颜料或做退色剂,是提取砷和硫的重要矿物。雄黄也可以制农药、染料,提取硫,制造硫酸,中医可以入药,民间用它做雄黄酒,在端午节时饮用。我国发现的最大雄黄晶体,产于湖南石门,长8厘米,宽5.4厘米,高3.5厘米,重255.3206克,为世界罕见,现收藏于北京大学地质陈列馆内。雌黄和雄黄的主要产地有美国、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国。
鸳鸯矿物”——黄铁矿雌黄和雄黄
矿物世界中[8u58药材网www.8u58.com],经常会有两种以上的矿物共生在一起的现象。有一种含砷的硫化物,犹如一对鸳鸯,常常被人们发现共生在一个矿点上,它们就是雌黄和雄黄。雌黄的化学成分为As2S3,雄黄的化学成分为AsS。
雌黄常呈柠檬黄色,条痕鲜黄色,金刚光泽至油脂光泽,透明。晶体形态常呈短柱状、板状或片状。有一组极完全解理。硬度1-2,比重3.4-3.5。雄黄常呈桔红色,条痕浅桔红色,晶面为金刚光泽,断口显油脂光泽,透明到半透明。具多组解理,晶体形态多为短柱状。硬度1.5-2,比重3.4-3.6。
雌黄和雄黄的硬度均较小,解理又发育,很少能琢磨成型。但是它们同时都具有晶莹美丽的颜色,当晶形发育完整时,可以做为观赏石或收藏品收藏。因它们硬度小,易于损坏,所以不能制作饰品佩戴。
雌黄还可以用来制成颜料或做退色剂,是提取砷和硫的重要矿物。雄黄也可以制农药、染料,提取硫,制造硫酸,中医可以入药,民间用它做雄黄酒,在端午节时饮用。
我国发现的最大雄黄晶体,产于湖南石门,长8厘米,宽5.4厘米,高3.5厘米,重255.3206克,为世界罕见,现收藏于北京大学地质陈列馆内。雌黄和雄黄的主要产地有美国、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国。
雄黄作为中药,有祛风、杀虫、解毒的功效。它有特殊的辛味,蛇虫嗅到会迅速远遁。因此人们进山考察,最好身边带些雄黄,可防蛇虫野兽的侵袭。我国民间传统的端午节,有喝雄黄酒的习俗,并遍洒住宅,用以消毒。但雄黄摄入量不宜过量,否则容易中毒。据统计,1975~1985年的十年间,全国因喝雄黄酒中毒死亡的有330多人。雌黄在医药上的功效与雄黄相仿。雌黄量较少,价格比雄黄贵,常用作高级颜料。雄黄主要用于提炼砷,以
查看详细“鸳鸯矿物”——黄铁矿雌黄和雄黄矿物世界中,经常会有两种以上的矿物共生在一起的现象。有一种含砷的硫化物,犹如一对鸳鸯,常常被人们发现共生在一个矿点上,它们就是雌黄和雄黄。雌黄的化学成分为As2S3,雄黄的化学成分为AsS。雌黄常呈柠檬黄色,条痕鲜黄色,金刚光泽至油脂光泽,透明。晶体形态常呈短柱状、板状或片状。有一组极完全解理。硬度1-2,比重3.4-3.5。雄黄常呈桔红色,条痕浅桔红色,晶面为金刚
查看详细雄黄和雌黄在山岩中总是形影不离,犹如成双成对的鸳鸯,所以被人们戏称为“鸳鸯矿物”。雌黄的化学成分是硫化砷或四硫化四砷,桔红色,所以被称为“鸡冠石”。雌黄的化学成分是三硫化二砷,呈略带绿的柠檬黄色。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颜色区别雌雄,但雄黄受长时间的光照射后会直接转变成雌黄。两千多年前的《山海经》中已记载了雄黄矿。湖南省的石门县界牌峪雄黄矿,蕴藏量为50万吨,纯度在80%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雄黄矿。19
查看详细可以把亲吻放进清水里融化一下,然后在浴池王连在一起就可以了。
查看详细食用此黄多少能死亡?这个您看一下说明书,这这种东西毒性很大,您看看,注意一下就得了
查看详细雄黄和雌黄不能炼制黄金的原因,这个中药怎么炼制黄金呢?
查看详细信口雌黄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xìnkǒucíhuáng,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或妄作评论。出自《晋阳秋》。中文名信口雌黄外文名拼音xìnkǒucíhuáng出处《晋阳秋》注音ㄒㄧㄣˋㄎㄡˇㄘㄧˊㄏㄨㄤˊ
查看详细信口雌黄[xìnkǒucíhuáng]释义信:任凭,听任;雌黄:即鸡冠石,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出处南北朝·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近义词坐而论道胡说八道言三语四天花乱坠妄下雌黄无中生有心直口快高下在口一簧两舌口不择言轻诺寡言胡言乱语信口开河反义词信而有征一言为定言之凿凿言出必行守口如瓶三缄其口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