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及,别名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紫兰、紫蕙、百笠。白及苦、甘、涩,微寒。入肝、肺、胃经。《神农本草经》记载,白及“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本草纲目》记载,白及“气味(根)苦、平、无毒”。功能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主治咯血、呕血、衄血、外伤出血、疮疡肿痛、溃疡久不收口、手足皲裂、尘肺、肺痈、肺痨等病症。入煎剂内服5~15克,研粉吞服或冲服每次2~3克,外用适量。如《戴氏方》中的白及枇杷丸,即以白及配枇杷叶、阿胶、藕节、生地汁而成,主治咳血、吐血。三七,别名开化三七、人参三七、田七、金不换、盘龙七。三七甘、微苦,温。入肝、胃经。《本草纲目新编》记载:“三七根,止血之神药也。无论上、中、下之血,凡有外越者,一味独用亦效,加入于补气补血药中则更神。盖此药得补而无沸腾之患,补红得此而有安静之休也。”《玉揪药解》记载,三七能“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剑新血。凡产后、经期、跌打、痈肿,一切瘀血皆破。凡吐衄、崩漏、刀伤、箭伤[8u58药材网www.8u58.com],一切新血皆止”。《本草求真》记载,“三七,世人仅知功能止血止痛。殊不知痛因血瘀而疼作,血因敷散而血止。三七气味苦温,能于血分化其血瘀”。功能祛瘀止血,活血止痛,主治吐血、衄血、便血、各种瘀滞疼痛与跌打伤痛等病症。研粉吞服,每次1~2克,每天两次。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三七有止血、抗血栓、促进造血、扩血管、降血压、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抗心律失常、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保肝、抗肿瘤、镇痛等多种药理作用。如《衷中参西录》中的化血丹,即以三七配花蕊石、血余炭而成,主治吐血、衄血、便血。白及消肿生肌,收敛止血;三七散瘀止血,消肿止痛。三七以散为主,白及以收为要。二药伍用,一散一收,相互制约,消肿生肌、行瘀止血之力大为增强。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鼻衄、齿衄、肌衄,以及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局部出血等各种原因所致的出血病症,均是白及、三七合用的主治范围,既可内服,又可外用。真可谓白及配三七,止血不能少。
白芨是一种中药材,经常吃白芨当然有害,它在方剂中的主要用途是收敛止血和生肌消肿。白芨是中医治疗内脏出血的良药,尤适用于肺、胃病变损伤造成的咯血、吐血。用白芨5~10克研末,以糯米汤调服能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导致的呕血、便血等并发症,白芨与三七按2:1的比例为散剂冲服,则止血的效果更好。临床还常用白芨治疗肺结核空洞或支气管扩张及肺脓肿导致的咯血,如明代《证治准绳》中治疗痨嗽咯血的白芨枇杷丸等。有试验
查看详细应该说是一般的除草剂是不行的,您要专用的,专门的这种除草剂的。您可以到农资商店去看一下的
查看详细海拔2300米的云南省会泽县种植白芨当然可以呀,海拔越高的种植出来的药用价值就越高啊,只是产量,会稍微比平原低一些而已
查看详细这个帮助不大,建议您把脉确诊,对症治疗胃病。
查看详细白芨是一种不太容易种植的植物,白芨虽然有很多的种子,但是它没有胚乳,由于这个局限性,白芨很难种植成功。所以,想要将白芨种子种植成功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建议找专业人士详细咨询一下
查看详细没有区别,白芨一般指白及。白及是兰科、白及属地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可达60厘米。假鳞茎扁球形,富粘性。茎粗壮,劲直。分布于中国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和贵州。在北京和天津有栽培。朝鲜半岛和日本也有分布。生于海拔米的常绿阔叶林下,栋树林或针叶林下、路边草丛或岩石缝中。白及的主要价值1、观赏:白及的花朵比较漂亮,能在阴暗的环境中开花。可在室外种植,
查看详细野生白芨常生长于较湿润的石壁、苔藓层中,常与灌木相结合,或者生长于林缘。白芨也常生长于有山泉的地方,那里阴暗潮湿,空气湿度也较高,比较适宜白芨的生长。白芨生长的石头均是砂岩类,这样白芨才能吸收到毛管水、才能牢牢地吸在上面。野生白芨是很好的药材,其块茎入药,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等功效。野生白芨的采收季节为秋末冬初,待地上茎枯萎时采挖。白芨块茎数个相连,采挖时用尖锄离植株30厘米处逐步向茎杆处挖取,
查看详细根据您的问题,白芨的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有良好的局部止血作用。白芨用于肺胃出血,可单独使用,也可以配方,配阿胶,生地等治咳嗽咯血,配五倍子石膏治疗外伤出血。
查看详细 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