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草乌、制川乌、熟附子份量如何配适合?

8u58药材网 / 微信群

草乌、制川乌是有毒的中药材,不能盲目用药,更不能听信网上的一些做法[8u58药材网www.8u58.com],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以确保用药安全

附子有哪些用法?

(1)医师处方用量3~15g。煎服,宜先煎0.5~1小时或更长时间,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2)附片10g、麻黄10g、棕树子15g、黄牛肉250g。将前3味药洗净,布包,与黄牛肉共炖熟,去药渣,加入食盐少许调味,每曰1剂,分2次服,连服3~5剂。用于哮喘(棕树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成熟果实)。(3)附片20g、肉桂20g、干姜20g、山柰10g。共研为细末,待用拇指按摩双A肺俞穴半分钟,使局部潮红后

查看详细

中药附子有什么毒性怎样可以防止?

附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辛、大热,有毒,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效。历代医家及本草著作皆言附子“有毒”、“有大毒”,用之不当,易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神农本草经》即将附子列为“多毒,不可久服”之下药,并记载其有致“堕胎”作用。为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的运用附子,本文试对其毒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如下:1药材因素1.1品种及采收因素附子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主产于四川

查看详细

附子与半夏是否可以同用的浅谈?

正附子与半夏在临床中都是常用的中药。但两味药是否可以同用,是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因为“十八反”明言:“半蒌贝蔹芨攻写”。半夏和乌头相反,不能同用。乌头与附子是同体所生,故附子与半夏也当是相反药。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九○年版):附子不宜与半夏、瓜蒌、贝母、白及、同用。通过二十多年的实际工作,在调配处方的过程中,由于大量接触处方,自己通过细心的观察,对病患服药前、或服药后的了解和随访,初步认为:

查看详细

制附子和焙附子一样吗?

附子有生,制之分别。附子与乌头虽同属一物,但因炮制方法稍有不同,在临床应回用上略有差异答,一般认为附子以补火回阳较优,乌头以散寒止痛见长。生附子、生川乌、生草乌皆有剧毒,内服须加炮制,入汤剂须经久煎;生者一般只供外用,但如皮肤破损...5733

查看详细

附子有死苗用什么农药?

可能受到病虫害危害;可以用以下药剂防治:35%氯虫苯甲酰胺可分散粒剂6000~倍,52.25%氯氰·毒死蜱乳油倍、48%毒死蜱乳油倍、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倍、10%联苯菊酯乳油3000倍,20%甲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9.5%喹螨醚乳油2000~30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1500倍液,5%氟虫脲乳油1000~2000倍液,73%炔螨特乳剂2500~3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

查看详细

附子是什么附子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附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中药,附子可以增强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延缓衰老的作用,附子还可以散寒止痛,增强心肌收缩,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附子有显著的抗炎作用,但是提醒您需要注意的是,附子有一定的毒性,孕妇不能够食用,孕妇食用附子容易造成流产。

查看详细

理中汤与附子理中汤有哪些异同点?

伤寒六经病证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病因:属里虚寒证理中汤与附子理中汤的异同点:共证:以吐,利,腹痛为主.异证:理中汤证,自利呕吐,但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缓.附子理中汤证,下利不止,脉微肢冷.治法:理中汤以温中健脾为主.附子理中汤以温中散寒为主.回答是否正确,请多指教.

查看详细

做附子白通汤用了100克附子、吃后全身发麻、没有力气、冒汗、还拉?

不错,是中毒了,全身发麻,没有力气这是典型的中毒症状。不知道您用的是生附子还是制附子,估计是制附子,生附子估计您躺在殡仪馆了。劝您不要这么大剂量的用这种毒性药物,连《本经》都知道把他列为下品,一般来说用药剂量还是按宋元以来到明清为好毕竟近一点,不要还原唐汉的,太久远了,很难讲,现在考证的也未必就那么真,再加上伤寒论等等书籍原本早丢了,在不断传抄中肯定有疏漏。个人觉得书中的计量有问题,在实际治病中也

查看详细

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1-12-15

药材供应

2025-04-28 07:25:44
查看更多

种苗价格

2025-04-28 07:25:44
查看更多
寻岐黄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