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锈病灯盏花各个生育时期均可发生,以夏季发病较为严重。该病主要为害植株叶片,有时茎上也有孢子堆。发病初期仅在叶片背面出现失绿,后出现少量的黑褐色粉状物,随着病情的加重,叶背面的粉状物成堆,在叶片正面也同样出现黑褐色的粉状物。防治方法:秋冬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发病前用波尔多液保护,发病初期用5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及时收割以减少锈孢子量。
(2)霜霉病多发生于高温高湿季节,发病时叶片表面灰白有色霜霉层。防治方法:保持通风透光,土壤保持较低湿度;清除病叶,集中烧毁;在7~8月份气温较低,连续阴雨多雾天气应及时用波尔多液保护,每10~15天喷1次[8u58药材网www.8u58.com],连续2~3次;发病初期用58%甲霜灵锰锌500~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兑水后喷雾。
(3)根结线虫病感病植株矮化、发黄,感病达一定程度时,植株在晴天中午开始萎蔫,至晚上又恢复正常,随着病情的加重,萎蔫程度再难以恢复,并逐渐枯死。植株根部长有很多根结,沿根呈串珠状着生,根结表面光滑,不长短须根。一般零星发生,发病率在25%~30%,植株根结率为5%~45%。防治方法:可用线虫必克在播种或移栽前做土壤处理,每667米2用0.5~1千克拌土撒施。
灯盏花又名灯盏细辛,属菊科短葶飞蓬属植物,学名为pus(Vant.)Hand.–Mazz.,是云南特有的野生天然药物资源,主要分布于我国西部和西南部海拔1200~3500米的中山和亚高山开阔山坡草地和林缘地带,因花似灯盏,根似细辛而得名。灯盏花是云南省民族、民间常用中草药,主产于云南,云南省多数地区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在滇西和滇南,是我国灯盏花分布最多省份(据统计资料表明:云南省灯盏花产量占全国总
查看详细灯盏花种植前景还可以①育苗时间:2月至3月。②播种方法:采收同种类成熟红河灯盏花的种子撒播。③苗床整理:施农家肥30t/公顷,墒面平整。④苗床管理:保持墒面潮湿,做好防虫防病。当红河灯盏花达到现蕾至盛花期,灯盏乙素≥2.0%时即可采收。采收应选择在晴天中午时进行。
查看详细功用主治散寒解表,活血舒筋,止痛,消积。治感冒头痛鼻塞,风湿痹痛,瘫痪,急性胃炎,小儿疳积,跌打损伤。①《广西药植名录》:"治小儿头疮。"②《云南中草药》:"发表散寒,健脾消积,消炎止痛。"③《云南中草药选》:"散寒解表,止痛,舒筋活血。治牙痛,急性胃炎,高热,跌打损伤,风湿痛,胸痛,疟疾,小儿麻痹后遗症,脑炎后遗症之瘫痪,血吸虫病。"
查看详细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短葶飞蓬[pus(Vant.)Hand.-Mazz.](见图2-62),又称灯盏细辛。以干燥全草入药,含总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为灯盏花乙素、咖啡酰类化合物、吡喃酮、倍半萜等。性味辛、微苦,具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止痛等功效,用于风寒湿痹痛、中风瘫痪、胸痹心痛、感冒等疾病,对心脑血管类疾病所致的瘫痪及脑后遗症等具有明显的疗效。野生灯盏花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云南、四川、贵州、广西、西藏等省区
查看详细以下为百度结果:灯盏花是菊科植物短葶飞蓬pus(Vant.)的干燥全草,又名灯盏细辛、东菊
查看详细灯盏花又名灯盏细辛。因花似灯盏,根似细辛而得名。属于短亭飞蓬,归类菊科飞蓬植物。飞蓬属约有200种以上,而能入药的短亭飞蓬只有3种,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全年,传统采用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据资料记载,它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和四川等省份,生长在海拔1200-3500米的中山和亚高山开阔山坡草地,和林缘地带。性状:草药主治:1、中风及脑血栓所致的偏瘫、半身不遂、手足不灵。2、治疗心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