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归经】甘,寒。入肺、胃、膀胱经。
【功效主治】
1.凉血止血用于热证之吐血、衄血、尿血等证,尤以尿血为佳,可单用或与生地、侧柏叶、小蓟、栀子等同用。
2.清热利尿用于湿热阻滞之水肿、热淋、小便不利、黄疸等,常配伍车前子、金钱草、泽泻等。
3.生津止渴用于热病烦渴,常配伍芦根、天花粉等。
此外,尚可用治胃热呕哕、肺热咳嗽等证。
【用量用法】15~30克,鲜品可用至60克,水煎服。
【按语】白茅根味甘性寒,既能清心、肺、胃经之热[8u58药材网www.8u58.com],而有凉血生津之功;又能入膀胱而利尿,可导热下行。本品味甘而不腻膈,性寒而不碍胃,利尿而不伤阴,故热证而津液不足者亦可用之。
【类药鉴别】白茅根清肺胃邪热及利尿作用与芦根相似,但芦根主清气分邪热,白茅根则凉血止血,作用偏于血分。
资料:白茅,别名茅针、丝茅草、茅根、茅草、兰根,禾本科白茅属,多年生草本,具粗壮的长根状茎。秆直立,高30-80厘米,具1-3节,节无毛。叶鞘聚集于秆基,甚长于其节间,质地较厚,老后破碎呈纤维状;叶舌膜质,长约2毫米,紧贴其背部或鞘口具柔毛,分蘖叶片长约20厘米,宽约8毫米,扁平,质地较薄;秆生叶片长1-3厘米,窄线形,通常内卷,顶端渐尖呈刺状,下部渐窄,或具柄,质硬,被有白粉,基部上面具柔毛。圆
查看详细白茅别名:茅针、丝茅草、茅根、茅草、兰根、拉丁学名:ca(Linn.Beauv.))禾本科、白茅属多年生草本,具粗壮的长根状茎。秆直立,高30-80厘米,具1-3节,节无毛。根茎可入药。白茅,春生芽,花苞时期的花穗称为谷荻,布地如针,故有茅针之称。
查看详细可以和大枣同煮,其作用可以改善血小板缺少,如果是为了治疗血小板缺少症,最好再加上鸡蛋,和红衣花生,效果就更好了。其用量为:30克白茅根(冲洗过),一大把红皮花生,20粒红枣,少量的白糖,一起煮。
查看详细薄荷入茶饮,可以健胃祛风、祛痰、利胆、抗痉挛,改善感冐发烧、咽喉、肿痛,并消除头痛、牙痛、恶心感,及皮肤瘙痒、腹部胀气、腹泻、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状,且可缓和头痛,促进新陈代谢,对于呼吸道的发炎症状有治疗作用;还可降低血压、滋补心脏。其淸凉香气,还可平缓紧张愤怒的情绪,能提振精神、使身心欢愉、帮助入眠。白茅根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用于吐血,尿血,热淋,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热病烦渴,胃热呕哕,咳
查看详细为禾本科自茅的根。喜阳耐旱,普遍野生于山坡路旁。夏季开花,嫩时小儿喜食之。花及根均供药用。秋采花,冬春挖根。【性味】甘、寒,无毒。【成分】根状茎含芦竹素、豆甾醇、菜油甾醇、β-谷甾醇,白茅素、薏苡素和葡萄糖、果糖、木糖、蔗糖、枸橼酸、草酸、苹果酸、钾盐等。【功用】花:凉血止血。根:利小便。
查看详细便秘不能服用白茅根。白茅根:归经:归肺、胃、膀胱经。功效: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主治: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胃热呕吐,湿热黄疸,水肿尿少,热淋涩痛。由以上可知,白茅根的主要用于肺热咳嗽,血热吐血,您傲雪,为热呕吐,并不用于便秘,所以便秘不能服用白茅根。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