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其生长特性选好地,每667米2施厩肥或堆肥2500~5000千克,肥地可少施,施后深耕30厘米,日晒一段时间后再耕一次,然后耙细整平,作宽1~2米平畦,南方多做高畦。畦整好后即可播种,一般采用直播,不宜移栽,因移栽后根多分叉,主根生长不良,影响质量和产量。
生产上常在秋季播种。上面已经提到,播种期的早晚对幼苗生长影响很大,也影响到来年抽薹的多少。播种过早,苗期长,苗长得大,营养也充足,第二年抽薹率就高。如播种过迟,气温下降,出苗和幼苗生长都很缓慢,幼苗瘦弱,易受冻害,第二年抽薹率低或不抽薹,但产量低。各地因气候条件不同,适宜播种期也不同:华北地区多在8月下旬至9月初;四川在9月上中旬;浙江在9月上旬至10月中旬,浙南天气较暖和可稍晚,浙西、北天气较凉可提早到9月份。春播于3~4月间,但产量和质量较差。
可穴播也可条播:穴播,按行株距35厘米×15~20厘米开穴,深5~6厘米,每穴播10多粒;条播,按行距35厘米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播下,后盖薄土,压实,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穴播每667米2用种量约0.75千克,条播1.5千克。播后15~20天出苗。出苗后加强田间管理。
(1)科学管理
①间苗于第二年早春返青后,苗高约5厘米时进行第一次间苗,条播每隔约5厘米留1~3株,穴播每穴留5~8株;第二次间苗[8u58药材网www.8u58.com],每隔10厘米留1~3株或每穴留3~5株;苗高约15厘米时定苗,每隔12~15厘米留1株或每穴留1~3株,去掉过密的小苗和生长过旺、叶柄呈青白色的大苗。春播则留大苗除小苗。
②中耕除草每次间苗都应结合中耕除草,第一次只浅松表土,以后逐次加深。次数视土壤干湿程度和杂草生长情况而定,植株长大封垄后就不宜再中耕除草。松土时注意勿伤主根。如发现个别植株提早抽薹应及时拔除。
③追肥一般追肥3次,常在间苗、定苗后和封垄前进行。可用人粪尿、腐熟饼肥或尿素等。第一次施肥,肥料宜薄宜少,以后可逐次加浓加多。封垄前的一次可配施磷钾肥,如过磷酸钙、磷铵、草木灰、氯化钾等。施后随即培土,可防止倒伏,促进生长。播种当年一般不施肥,以控制幼苗生长。
④灌溉与排水播种后如土壤干应浇1次水,7~8天后再浇1次,保证畦面湿润,有利出苗。以后根据土壤干湿情况决定是否浇水。施肥后也应结合浇水。北方在入冬前应浇一次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止积水烂根。
(2)积极防治病虫害白芷的病虫害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斑枯病主要为害叶部。用1∶1∶100的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400~500倍液喷雾防治。
②黄凤蝶以幼虫为害叶片。用90%敌百虫800倍液喷雾,每隔5~7天喷1次,连续喷3次,或用青虫菌(每克菌粉含孢子100亿个)500倍液喷雾防治。
(3)留好种选用抽薹率低的种子。留种方法有以下两种:
①原地留种在挖收白芷时留部分植株不挖,第二年即可抽薹开花结籽,管理同下。
②选苗留种在挖收白芷时选主根直,中等大小无病虫害的根作种,另行种植。按行株距85~100厘米×35厘米开穴,斜栽,每穴栽1根,覆土约5厘米。9月份出苗后注意中耕除草施肥。第二年返青后及时中耕除草施肥,5月抽薹后培土防倒伏,7月份种子陆续成熟。当种皮呈黄绿色不老不嫩时采收,选第一级枝上结的种子,分批剪下种穗,挂通风处阴干,后脱粒,装袋置通风干燥处存放。种子不宜久藏,隔年陈种易丧失发芽力。
北方留种,常把种根砂藏于地窖里,第二年春再栽到地里,6月上旬抽薹开花,8月种子陆续成熟。管理及采种基本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