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中药名。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和根茎。其苦,寒;有毒。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效,常用于火毒蕴结,乳蛾喉痹,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功效: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主治:火毒蕴结,乳蛾喉痹,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
查看详细建议:山豆根功能主治:清火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牙龈肿痛、肺热咳嗽烦渴、黄疸、热结便秘。北豆根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用于咽喉肿痛、肠炎痢疾、风湿痹痛。
查看详细应该说是您这种三豆根招病了,不然的话它叶子不会黄的
查看详细【药名】:山豆根【拼音】:【英文名】:aRoot【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功效】:清火,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治喉痈,喉风,喉痹,牙龈肿痛,喘满热咳,黄疸,下痢,痔疾,热肿,秃疮,疥癣,蛇、虫、犬咬伤。【性味归经】:苦,寒。①《开宝本草》:“味甘,寒,无毒。”②《梦溪笔谈·药议》:“味极苦。”③《本草正》:“味大苦,大寒。”《要药分剂》:“入心、肺、大肠三经。”
查看详细山豆根本身就有小毒,板蓝根没毒。可以放一起喝的,分几次喝,量有点多。喝后大量饮水就行了。嗓子不舒服,还是咳嗽呢
查看详细当然不会啦,这是治疗咽炎的方子,还可以加些玄参、桔梗,还有甘草中和药性。
查看详细山豆根,[1]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植物形态为灌木,高1~2m。生于石灰岩山地或岩石缝中。主产广西。秋季采制挖根,除去地上茎叶,晒干。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顶端残留茎基或茎痕,下面着生根数条。根长圆柱形,略弯曲,长10~35cm,直径0.3~1.5cm;表面棕色至棕黑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质坚硬,断面皮部棕色,木部黄白色。微有豆腥气,味极苦。功能主治:清火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牙龈肿痛、肺
查看详细这个于甘桔射干汤嵩崖尊生,景冬阳,公元1696【处方】桔梗6在甘草射干连翘山豆根牛蒡元参荆芥防风各3克【用法】加竹叶,水煎服。【功用】疏风清热,利咽解毒。【主治】咽喉肿痛另外清代的这个也证实其功效山豆根汤喉科紫珍集,朱翔宇,公元1804【处方】山豆根3克桔梗3克连翘3克甘草1.5克元参3克薄荷1.5克射干3克陈皮3克(去白)麦冬3克【用法】上药加灯心90厘米,水煎服。【主治】饮酒太过,或受风热,上
查看详细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1-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