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治人参疫病?

8u58药材网 / 微信群

人参疫病是人参地上部和根部常发生的主要病害,发生较普遍、个别地区、个别年份、个别地块,常因疫病流行,造成人参成片死亡,经济损失严重。

(1)病状人参的叶、叶柄、茎及根部均能感染疫病。感病部位呈水浸状不规则大形斑点,暗绿色。叶柄感病后,使复叶凋萎下垂,参农称之“吊死鬼”、“耷拉手巾”。在茎端和复叶的基部感病,可使全部叶片萎垂。茎部感病,初呈水浸状暗绿色凹陷长斑,很快腐烂,使地上部倒伏。根部感病,呈黄褐色湿腐状烂根,表皮易剥离,根肉黄褐色。腐烂的根常有细菌侵入,具有腥臭味,后期外皮生有白色菌丝,常黏着一些土块。此病蔓延很快,发现中心病株3、~5天后周围参株也开始感病(图13)。

图13疫病1.分生孢子2.菌丝体3.发芽的分生孢子4.游动孢子5.感染疫病植株(2)发病原因该病病原菌为疫霉属的一种真菌。菌丝体白色,绵状,有分枝,无隔膜,较老的菌丝有隔膜。疫病在高温多湿季节发生,7~8月间,气温高,雨水多,土壤和空气湿度大,参床通风透光不好,疫病极易流行。平均气温17~20℃,地温16~19℃,土壤湿度48%(腐殖土),空气相对湿度70%~90%[8u58药材网www.8u58.com],此病就开始发生。平均气温20℃以上,土温2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上,土壤湿度60%以上,疫病发生严重,高温连雨天气发病猖獗。

疫病菌以菌丝及孢子附着在病株残体或土壤中越冬。带病参根是第二年侵染源。在病部产生游动孢子囊,借风雨或人的作业活动传播再行侵染。在高温多湿条件下,疫病菌可多次致病。(3)防治方法①单透棚需苫好参棚防止漏雨,注意排水,保持床内水分适宜。如用双透棚栽参,床面必须覆盖落叶。

②加强田间管理,使参床通风,透光;及时松土除草,保持田间卫生,增强人参自身抗病力。减少或消灭病菌初侵染源。

③发现中心病株立即拔除,病土用生石灰或1%硫酸铜溶液进行消毒,防止病菌侵染蔓延。

④药剂防治用3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每隔7~10天彻底喷药一次(叶的正反面、茎、果实和床面、参棚)防治疫病效果很好,瑞毒霉是防治疫病的特效药。

栽参前用3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或50%甲霜灵锰锌500倍液作为参苗消毒剂,消毒效果好,方法简单,节省人力和药剂,对人参疫病有治疗作用。

还可用12%绿乳铜乳油600~1000倍液,即10毫升绿乳铜加水6千克,喷80米2,防治疫病效果显著。

为更好地防治人参疫病,要定期喷药。出苗展叶后,第一个中心病株出现时,即开始第一次定期喷药,喷药时间一般间隔7~10天,可根据当地温、湿度变化情况灵活掌握。

假人参叶可以吃?

假人参,又称人参三七、飞来参、水人参、紫人参、福参等,这些参的叶子是可以吃的,但是最好不要凉拌,腌制一下或烹熟了吃比较保险,因为不知道其中的人参皂甙以及其他成份会不会引起过敏或中毒。方法:1、食用:采茎叶洗净后,直接炒食或煮汤食用。将嫩茎叶洗净后用盐腌渍成酱菜,随时取用。2、药用:茎叶之鲜品捣烂后可外敷肿毒。性味:全草:甘、平。效用:全草:利尿消肿,健脾润肺,止咳,调经。治痢疾,泄泻,溼热性黄疸,

查看详细

新鲜人参的功效和干的一样吗?

干人参保存时间长,鲜人参保存时间短,干人参和鲜人参在功效上没有太大区别,鲜人参营养价值保存的更多一些。刚采挖出后的人参,历史沿续人参加工处理方法是:将鲜人参加热脱水晒干制成干品,称之干晒参、红参。后来又用化学同位素等加工处理方法保存人参制品。这些加工方法通过科学分析证明:药效成分损失甚多,仅人参皂甙和挥发油的损失率就为31.6%和69.5%。人参( C.A.Mey)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

查看详细

人参、何首乌、灵芝、黄精、怎么吃?

赤灵芝赤灵芝:自古称为“仙草”、有安神、键脑、健胃、消炎、祛痰、降血脂、抗癌、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能。可用于神经衰弱、失眠,慢性支气管炎,管心病,急慢性肝炎,白细胞减少等。灵芝子实体含有灵芝多糖、多肽以及各种氨基酸和十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丰富。食用方法:每次5—10g水煎、泡酒或药膳服用。泰山参泰山参: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固脱、安身等功能。并且有很高的滋补强壮作用,对消除精神疲劳,促进新陈代谢

查看详细

人参种植时间应该选在什么时候?

人参种子采下来就播种,要经过20~21个月才能发芽,经过8~9个月催芽处理才能发芽。因人参种子有胚后熟、生理后熟两个过程,完成此过程需要一定的温、湿度条件。在田间条件下,将种子播在5厘米厚土中,土壤湿度35%左右,从播种到种子裂口,土壤的温度约为17~18℃左右为宜。此时土壤温度由高到低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播种到种胚目视可见圆点为第一阶段,此时平均温度21℃左右;从目视种胚可见圆点到点到占

查看详细

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0-09-14

药材供应

2025-03-30 17:17:24
查看更多

种苗价格

2025-03-30 17:17:24
查看更多
寻岐黄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