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地区有栽培。分布地甘肃、陕西、山西,生海拔1300—1500米的多石向阳草坡上。
主要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斜行,粗1.5—13毫米。茎直立,高12—35厘米;略被柔毛,叶具柄;叶片卵状披针形至卵形,长1.4—4厘米,宽0.6—1.7厘米,全缘或下部每侧有2—5浅牙齿,下面被细柔毛。总状花序顶生[8u58药材网www.8u58.com],苞片卵形至椭圆形,被毛;萼长约2.5毫米;花冠粉红,淡紫至紫蓝色,长1.8—2.2厘米,花冠筒近基部膝曲,下唇中裂片三角状卵圆形;雄蕊4,二强;花盘环状,前方稍隆起,小坚果卵形。
科学种植黄芩:用种子育苗供移栽的黄芩于10月地上茎叶枯萎,翌年4月萌发返青。应于秋冬季土壤封冻前或第2年春季萌芽前移栽。在整平耙细的畦面上,按行距25~27厘米开横沟,将挖取的种苗,按大小分成两级,分别按株距8~10厘米垂直栽入沟内,以根头在土面下3厘米为度。栽后填土压紧,及时浇水,再盖土与畦面齐平。以无性繁殖进行插穗育苗移栽的,插穗生长半个月后即可移栽。为了提高移栽的成活率,可先在畦面刨穴、浇水,然后立即移栽。这样插穗的水分损失很小,并能及时吸收水分不萎蔫,而且根与土壤结合紧密无缝隙,成活率高。如果先移栽后浇水,插穗移栽在干燥的土壤中,很容易失水而萎蔫,并且浇水后插穗与土壤结合不紧密、成活率
查看详细长期喝黄芩水有好处。中医上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黄芪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具有排毒、利尿、消肿的作用,而用黄芪泡水喝就是一个重要的养生方法。黄芪用作增进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良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不是所有人都能喝黄芪水。黄芪被称作“小人参”
查看详细核桃树下能种黄芩,而且两者互不干扰,长势都挺不错。黄芩又名山茶根、土金茶根。它的肉质根茎肥厚、花丝扁平、花柱细长,生于向阳草坡、休荒地上,根可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可以治疗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胎动不安、高血压等。比起黄连,它的临床抗菌性更好。
查看详细要是具体到药的话面就有点广,通俗讲多见于治疗风热感冒类,清热解毒类,疏肝解郁之类的中成药
查看详细黄芩(拉丁学名:),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质根茎肥厚,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花冠紫、紫红至蓝色,花丝扁平,花柱细长,花盘环状,子房褐色,小坚果卵球形,花果期7~9月。黄芩生于向阳草坡地、休荒地上,海拔60~1300(1700~2000)米。产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川等地,中国北方多数省区都可种植
查看详细黄芩选择无污染的适生种植地:作为无公害中药材黄芩的种植生产基地,应远离工矿企业的“三废”污染源,其水、土、气的农残与有毒重金属含量浓度不能超标,这是先决条件。关于人工栽培黄芩,以选择土层较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阳光充足的壤土、沙壤土或腐殖土为宜;也可利用向阳荒坡地、闲散地及幼龄果树行间等种植。选好地后,要及时进行耕翻整地,结合深翻每667米2施农家肥2000~3000千克。整平耙细,即可待播种。
查看详细 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