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降真香和大叶降真香有何区别?

8u58药材网 / 微信群

大叶降真香:叶枝纤细,叶子较小,呈长圆形,树枝底部散发出浓厚的香味。大叶降真香为蝶形花科檀属的藤檀,在海南主要分布在定安、陵水等地的林中或溪边。其根、茎可入药,能舒筋活络,用治风湿痛,有理气止痛、破积之效。

小叶降真香:呈斜长圆形,顶端圆而稍凹入,基部偏斜,树枝底部散发淡香,树枝本身有着大小的洞口。

大叶与小叶紫籐同为一科类植物,大叶是花香,而小叶为椰香,都为降真香,因人而异。但大叶的比较好,是降真香佳品,价格昂贵,当然小叶也十分珍贵。

降真香不管从纹理、色泽、结构、外皮等观察都非常像花梨。花梨木的叶子、表皮、花格、颜色都与降真香相似,值得一提的是,降真香的香格除了绛紫紫红等色调外,还有黄色。

在李时珍的描述中,降真香燃烧后的烟直直往上,不象沉香燃出的烟左右飘移,这也不失为鉴定降真香的一个方法。

根据现有样本,在海南,降真香因产地不同,其质地、油脂,香味出现明显差异。如霸王岭的降真香比尖峰岭的香味浓;尖峰岭的略带腥臭;鹦哥岭的油脂少,总体来说海南东部的降真香不如西部的香味浓厚,油脂相对较少。

野生降真香,藤条粗糙,受伤部位呈深浅不同的红褐色和棕紫色,未受伤的藤身凹凸不平,顶端弯斜地伸展着一片片绿叶,叶子对生,两端狭窄,平滑,叶脉两面浮凸,叶柄顶端有一结节,聚伞花序腋生,萼片、花瓣各有序绽放,甚是惹人喜爱。

在野生环境下,降真香为灰色外皮的藤类植株,外皮下有红色汁液,白色木质较多。其生长缓慢,且环境恶劣,大多生长在岩石缝层或野生丛林的最底层的低湿地带,受雷击或风灾损伤后的部分经历多年的内部油性的沉积,最终结成红褐色的结痂,如果在植株死后在地下或水泽中淹埋几十年,那么将变成沉水级沉香状的极品降真香。

目前海南的沉香、黄花梨直逼天价,但殊不知,海南降真香乃是万香之贵族。不论从药理上还是从香学上,古人对降真香的崇拜已超越沉香。由于宫廷大量使用,致使降真香消耗贻尽。后人万般无奈,找到一种替代植物作为焚香提神之用,这就是海南黄花梨。

黄花梨的香气因有降香味,又在植物学里属于豆科黄檀属,因此命名为降香黄檀。但黄花梨的药用价值,与作为焚香提香作用的降真香绝不可相提并论。在古代中国,降真香比沉香更加珍贵,是诸香品之首。由于降真香药用价值较高,其功效显著,价值堪比犀角。

海南降真香有没有大、小叶?真正的大、小叶是什么?这两个问题一直是困扰业界的问题,也是争议比较集中的问题。不及时弄清楚这两个问题,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该行业的健康发展。有鉴于此,我们非常愿意将一点认识与大家共同**,期望有助于朋友们学**参考。

一、海南降真香有没有大、小叶?

古籍记载两段话非常重要:一是《本草品汇精要》(卷十七:木部上品之下)记载:"谨按此有两种,枝叶未详"。二是《本草备要》(木部.降真香)记载:"紫金藤,降真香之最佳者也"。可见降真香确有两种枝叶,而且,"紫金藤"是其中比较好的。这是古籍上记载的原话。那么,我们在实地采摘的过程中,确实只有两种藤类结的香格、油型、香味、民间药用、药性成份也几乎一致。可见古籍不虚。

二、真正的大、小叶是什么?

1、大叶学名两广黄檀。由于其枝、叶、格与花梨木相似,因此当地俗称"花梨藤"。这一点与《崖州志》记载:"花梨木,与降真香相似"相符合。另外,业界及学术界公布的"总管藤"确实就是这种叶子的藤。这种藤,本地苗族话叫"懂棍美",懂是总的意思,棍是管的意思,美是藤的意思,翻译过来叫总管藤。黎族话叫"奋懂寡",奋是藤的意思,懂是总,寡是管,翻译为藤总管。因为黎话语序主谓颠倒[8u58药材网www.8u58.com],因此,准确汉译应为总管藤。可见当地民间对这一植物的认识是统一的。海南省降真香协会到五指山区采访"药王"黎医王贵珍时,其提供的正是"总管藤"叶子(请看附图黎族妇女"药王"王贵珍手持枝叶)。

2、小叶学名藤黄檀。该植物叶子20片左右,(海南植物志等书刊上有,可对照参考)。由于其叶子与酸豆树叶子相似,因此当地俗称"酸豆藤"。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对小叶认识混乱的主要原因就隐藏在"酸豆藤"这里了。

据实地了解,当地人称"酸豆藤"的植物共有七种。一是藤黄檀,二是斜叶檀,三是**藤,四是宗关藤,五是一种叶子长毛的藤,六是一种不结格的藤,七是疑似海南大金刚藤。它们的叶子大致相似,都和酸豆树的叶子形状相似,区别只是有的大一点、有的小一点,有的叶片多,有的叶片少。例如:把藤黄檀和斜叶檀叶子做比较,两种形状都非常相似,但藤黄檀的叶子稍微大一点,只有20片左右。斜叶檀叶子较小,有46片左右。

那么,这7种俗称酸豆藤的植物,哪一个才符合降真香特征呢?

(1)、首先,进行植物香格比对。经检验:第二、五种的心格烧闻焦臭刺鼻。第三种也有点焦臭,但轻微不怎么刺鼻。第四种没有香味。第七种没什么香味,但烟味刺鼻呛眼。只有第一种(即藤黄檀)有甜香底味,而且香味舒服顺畅。

(2)、其次,了解植物俗称。经实地考证,在对7种小叶藤类植物的俗称上,本地黎语和苗语称谓不一样。其中,黎话对以上7种都统称"奋润",也就是酸豆藤的意思。苗族把第五、第六种为"吱胳膊美",吱是假的意思,胳膊是老太婆的意思,翻译为假老太婆藤。第三种叫"马谓美",马就是马的意思,谓是眼睛的意思,美是滕,翻译为**藤。第四种他们称之为宗关藤,但这种藤无论长多大,其心格都不好,淡红苍白、油少、无香味。第七种不知名,其藤长刺,心格淡红、坚硬、烧闻没什么香味,而且味道刺鼻,经分析比对,疑似海南大金刚藤(海南植物志等资料可参考)。第一种叫"胳膊美",翻译为老太婆藤。

由此可见,在民间传承和植物俗称上,对大叶的认识方面,黎族和苗族是统一的。但在对小叶的认识方面,确实存在不一至的地方:一是植物俗称方面,黎族把这几种都叫酸豆藤,苗族却分得比较清楚。二是在药用方面,多数黎苗医师对小叶的药用认识也不统一,在治疗解毒、蛇咬、皮肤病、肚痛、肝病、止血消炎等方面,公认大叶,但对于小叶的用法却口述不一,以至有的擅长使用小叶的药师,都得自己上山采摘方才放心使用,可见小叶藤类植非常相似,极易混搅。

综合以上情况,结合学术界成份检测、民间传承、药性药理、古籍记载、香味香型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我们发现只有两广黄檀和藤黄檀的香格有甜香底味,可做香材使用。而且这两种都符合辛温、无毒的药性,在治疗皮肤病、急热肚痛、止血抗炎等方面均有相同疗效。

现在斜叶檀说成小叶是错误的,斜叶檀只是叶子和料子像海南降真香里的藤黄檀的小叶,斜叶檀是椰奶香味,在这里必须正本清源,斜叶檀不是降真香。花黎公、花黎母也不是降真香。中医学里香药同源,我们不能昧着良心乱釆、乱收、乱卖。

古代是没有仪器设备,但古代有遗留的老物件。老物件和现在所有的发现的降真香一比对气相光谱、红外光谱便有标准的图谱。图谱一比对就出来了。

藤黄檀没有结香的都只是藤,它还不能叫降真香,就像瑞香白木,没有结香的都不是沉香,这个是香界已经迖成的共识。但事实肯定是由藤转化为另一种材质,并且先有黄药膜后,才结降真香。她与沉香不同的是不仅受伤可以结香,有香胆就有香,有香可能有树心油;降真香与沉香结香是相同的,并且更加历害,她出了香胆外,还有香的导管,可以顺藤结香,只有这种材质才是降真香。

四川降真香?

这个我也不知道,因为我也不是四川人,所以我也不清楚到底是怎么样的,您如果真的想要迟到,这个真山的话,您可以去多买一点,嗯,您喜欢吃很香的话,您买一点的话,我会更喜欢值得自己。让您自己的选择吧,毕竟每个人的口味是不一样的,您自己去选择一下。

查看详细

什么是降真香?

降真香释名紫藤香、鸡骨香。气味辛、温、无毒。主治1、刀伤出血。用降真香、五倍子、铜花,等分为末,敷伤处。2、痈疽恶毒。用降真香末、枫乳香等分,团成丸子,熏患处。楠释名气味(楠材)辛、微温、无毒。主治1、足部水肿。削楠木、桐木煮水泡脚,并饮此水少许。每日如此,直至病愈。2、心胀腹痛,不得吐泻。取楠木削三、四两,加水三升,煮开三次,饮服。3、耳出脓。用楠木烧存性,研末敷耳内。

查看详细

如何选购降真香?

为了吧友能更准确的识别降真香,本人向一直奋斗在战线前沿与降真香分辨真假做斗争的众多香友们汲取了一些识别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如有不足,请跟帖补充。):气味以前以为长期在乡下收香的香友跟我说过:无论大叶、小叶都有自己的气味。玩这东西我只相信一点:自己的嗅觉。小叶生闻稳定,生闻淡淡清凉椰奶香。烧其气味醇厚、香韵多变。配合沉香、檀香气味有去燥,提纯功效。气味上升一个档次。大叶生闻气味明显,但分为多种。

查看详细

降真香是怎样形成的?

又叫紫藤香、花梨母,是一种乔木,高10~15米,除幼嫩部分、花序及子房略被短柔毛外,其余无毛。小枝有苍白色、密集的皮孔。单叶对生,纸质,矩圆形至长椭圆形,长6-15厘米,宽2.5-6厘米,两端狭尖,全缘,上面表绿色,光亮,网脉两面浮凸;叶柄顶端有1结节。叶与枝含芳香油,作化妆品原料。果可食。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查看详细

降真香的危害是什么?

降真香的频危危害后人的享用。降真香结香至少需要50-60年以上,由于降真香物种面临灭绝,今后,应尽快推动申报将降真香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公约》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受威胁植物红色名录》,在世界范围内降真香发现极少量,目前很少有人听说,加强降真香的保护,防范恶意开采,破坏。降真香直接危害瘟疫的蔓延。降真香,是一种多年生的木质藤本植物受伤后在自我修复过程中所结的香料,结香过程一般都在六十年以上,但绝

查看详细

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1-04-21

药材供应

2025-04-28 00:12:43
查看更多
寻岐黄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