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草和玉米须、蒲公英、粳米可以一起服用吗?

8u58药材网 / 微信群

应该可以的,以下参考一、茉瑰粥材料:茉莉花6克,玫瑰花5克,厚朴花3克,生山楂6克,大米60克,冰糖适量。用法将大米淘洗干净,生山楂去核仁,三花也冲洗干净,共入沙锅内,加水煮粥,粥熟加冰糖少许。早晚分食,每日一剂,连服数日。功效:舒肝和胃,理气活络。主治: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肝胃不和、气滞血淤,脘胁不适疼痛,食欲不振,厌油腻。二、珍珠草猪肝汤材料:鲜珍珠草60克(或干品30克),猪肝100克。用法:鲜珍珠草洗净后切碎,猪肝洗净切成薄片。猪肝先入锅,加适量水煮,肝熟后再加入珍珠草,水沸即可。去药渣,饮汤食猪肝。每日一次,连服5~6天。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主治: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肝炎肝胆湿热,胁肋疼痛、灼热,心烦口苦,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臭秽。三、消炎利胆茶材料:玉米须蒲公英茵陈各30克,白糖适量。用法:将玉米须、茵陈、蒲公英去杂质洗净,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调入白糖,分顿饮用。功效:清热利湿,消炎利胆。主治: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右胁胀痛,口苦咽干,纳呆脘痞,小便黄赤,大便不爽。四、金钱草粥材料:新鲜金钱草60克(或干品3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用法:将金钱草洗净切细,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取汁,放入粳米[8u58药材网www.8u58.com],再加水400毫升左右,同煮为稀粥,加入适量冰糖溶化。每日两次,稍温服食。功效:通淋排石,利胆退黄。主治:胆结石、胆囊炎肝胆湿热,胁肋胀痛,身目发黄,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稀薄或干结,舌苔黄腻等。五、鸡内金粥材料:鸡内金6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用法:将鸡内金用文火炒至黄褐色,研为细粉。先把粳米放入锅内,加水800毫升左右,煮至米开未稠时,放入鸡内金粉和适量白糖,再煮一沸,粥稠即可,适量服食。功效:健脾胃,消积滞。主治:胆结石砂石积滞,胁肋疼痛,饮食不消等。六、金钱败酱茵陈饮材料:金钱草、茵陈、败酱草各30克,白糖50克。用法:将金钱草洗净切碎,败酱草洗净切段,茵陈除去杂质,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约1000毫升,加白糖,代茶饮服。功效:清热除湿,利胆消炎。主治: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湿热偏盛,口苦咽干,胁肋疼痛,尿黄,大便干结或稀薄等。七、夏金茶材料:夏枯草30克,茶叶5克,金钱草60克。用法:将夏枯草、金钱草(均用干品)切细,与茶叶混合。每次取上述药物半量放入茶缸内,用开水冲泡,10分钟后代茶频饮。功效:清肝利胆。主治: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肝胆湿热,胁肋疼痛,局部灼热,口苦咽干,厌油腻,小便黄赤,大便干燥或稀薄而不爽等。

玉米须煮水喝有何功效?

玉米须煮水喝的功效如下:1、治湿疹湿疹的起因多是湿邪导致的,玉米须的性平,味甘淡,能清利湿热,因而用玉米须煮水喝可以帮助改善湿疹症状。2、治过敏性鼻炎取玉米须6克煎水喝,每日1次,对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3、降低三高玉米须含有维生素K,因为对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有治疗效果。并且能对抗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而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降压机制是以中枢性为主。所以玉米须煮水对降三高有帮助作用。4、

查看详细

玉米须可以重复泡几次?

50g左右玉米须放在药罐子(市面上卖的中号的),添加水没过玉米须或超过1-2CM。我觉得最多煎药煎四次,里面的药效成分都就没有了。从国内临床数据上看,暂时没有发现有副作用的记录。可以放心饮用。玉米须,也称玉麦须。最早药用记载见于1476年的《滇南本草》,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中国药典》1977年收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材标准》1985版(一部)收录的常用药材品种。【功效】泄热通淋,平肝利胆

查看详细

玉米须可以吃吗黑玉米好还是?

可以玉米须有利尿、降压、促进胆汗分泌、增加血中凝血酶和加速血液凝固等作用。将玉米须在授粉前割下阴干存放,煎水代茶,对肾炎、膀胱炎、胆囊炎、风湿痛、高血压和肥胖病均有一定疗效。应该是高油玉米含油量较高,特别是其中亚油酸和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达到80%,具有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软化血管的作用。此外,高油玉米比普通玉米蛋白质高10-12%,赖氨酸高20%,维生素含量也较高,是粮、饲、油三兼顾的多功能

查看详细

玉米须减肥法、玉米须怎么煮、煮多长时间算行?

玉米须茶原料:鲜玉米须100克,茶叶5克。制法:先将玉米须洗净后,放入锅内,倒入清水2碗,用小火煎煮半小时,冲泡茶叶。服法:每日一剂,2~3次水煎,冲泡茶叶饮用。功效:减肥瘦身,利尿降脂。适用:肥胖症、水肿等。方法/步骤>01玉米须红糖茶玉米须有非常强大的利尿泄热效果,能消除腰腹部的多余脂肪,而红糖有活血化瘀、滋补保健的功效,所以玉米须+红糖茶兼有美容和瘦身的双重效果。家里有准妈妈的,是不是

查看详细

申明:内容由网友发布,如侵犯了您的权力,请联系删除。回复日期:2020-10-26

药材供应

2025-04-06 08:38:07
查看更多
寻岐黄 豫ICP备1601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