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的虫害有许多种,为害茎叶主要有跗粗角萤叶甲、蚜虫、红蜘蛛、潜叶蛾等,为害种子的主要有甘草种子小蜂。病害主要有锈病、白粉病等,其防治方法如下:
(1)跗粗角萤叶甲该虫为害十分严重,在整个生长季都可为害,取食量大,严重的地块甘草的叶全被吃光,只剩下茎秆和叶脉。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20%溴氰菊酯2000倍液于上午11时前喷雾防治,视虫情可喷数次。
(2)蚜虫、红蜘蛛、潜叶蛾等可用40%乐果乳油2000倍液或50%克满特1500倍液喷雾防治,10~15天喷1次,连续2~3次。
(3)甘草种子小蜂、豆象于青果期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视虫情喷数次。
(4)甘草胭蚧在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除为害野生甘草外,常给人工栽培甘草造成毁灭性为害,一般被害率为20%~40%。该虫每年发生1代,以初孵若虫在寄主根际越冬,生活史中仅有成虫阶段短暂活动于地面[8u58药材网www.8u58.com],集中在土表下的根茎附近为害,防治难度大,被害甘草植株常成片死亡。防治方法:人工栽培中应注意生境类型的选择以减少虫源;及时采挖,可避免严重损失;3月下旬到5月上旬对发生严重田块进行药剂防治,采用植株根部开沟喷施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成虫羽化盛期,可地面喷施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或10%克蚧灵1000倍液。
(5)甘草锈病是人工栽培甘草的主要病害,遍布各甘草主产区。幼苗出土后即在叶片背面生圆形、灰白色小疱斑,后表面破裂呈黄褐色粉堆,为病菌夏孢子堆和夏孢子。发病后期整株叶片被夏孢子堆覆盖。夏孢子再侵染后,叶片两面散生黑褐色冬孢子堆,并散出黑褐色冬孢子粉末。在内蒙古伊克昭盟,人工栽培的两年生甘草死亡率最高达90%。防治方法: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冬春灌水、秋季适时割去地上部茎叶,以减轻病害的发生;早春拔除病株;发病初期喷洒97%敌锈钠250倍液,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以后视病情喷20%粉锈宁1500倍液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