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已指出,人参、西洋参都是阴生植物,人工栽培必须搭棚遮阴,但不是越荫越好,它们也和一般植物一样,需要一定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但并不是光照越强越好。比如在出苗展叶期,植株生长迅速,如果光照太强,就会抑制植株的生长,使植株矮小,叶子也小;还会破坏叶片组织,特别是破坏叶绿素的形成,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使植株生长不正常,严重的会引起日烧病,使植株枯死。但是,如果光照太弱,茎叶就会生长过旺,使植株过高,叶片过大而薄,组织嫩弱,容易感病,同时还会影响地下根的生长。而且,荫蔽度大所造成的棚内阴湿环境,还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在植株生长中期的6~8月份,如果光照过大,再加上此时气温较高,更会抑制地上部的生长,特别是破坏叶绿素,使叶片变黄,也容易感病,或导致引起叶面烧伤的日烧病。所以,创造合适的光照条件,使西洋参和人参植株生长健壮,是获得优质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栽培西洋参和人参的合适光照,除受参苗的生长年龄和不同的生长发育期的影响外,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也很大,如季节、纬度(南方或北方)和海拔高度(高山或平原)等方面的不同,气候的变化都不一样[8u58药材网www.8u58.com],主要是与温度的变化密切相关。
一般在幼龄期(一、二年生)需要较大的荫蔽,在成年期(三、四年生以上)需要适当增加光照;在气温较低的生长季节(如春、秋季)和气温较低的地区(如北方或高山区),可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在气温较高的生长季节(如夏季)和气温较高的地区(如南方或低山区),要适当增加荫蔽度。所以在栽培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节光照强度,一般控制在10%~30%之间。如在植株的幼龄期,在气温较高的季节和地区,光照可控制在10%~20%之间,甚至可控制到10%以下;在成年期和气温较低的季节和地区,光照可控制在20%~30%之间。一般人参应比西洋参低5%~10%。
科学的做法是:一般在气温比较高的阳坡,帘子宜密,气温低的阴坡,帘子宜稀,一、二年生苗的遮帘宜密,三、四年生以上苗的遮帘宜稀。春季先盖一层帘,到6月份气温升高、光照增强时再加盖第二层帘。加盖时,要注意使上、下层帘的帘条相互交叉,最好是成90°角的交叉,才能保证棚下光照均匀。假如上下帘的帘条方向一致,棚下的光照就不均匀,也起不到盖两层帘的作用,此外,还要在畦的两端和前后檐悬吊挂帘。一般在上午8~9时前把挂帘放下,下午4~5时以后把挂帘卷起来放在棚上。如中午的阳光很强,特别是在久旱无雨、气温较高的日子里,棚上应适当加上一些蒿草压好(称压花),畦边插一些树枝挡阳。阴雨天不要放下挂帘。8月下旬以后,气温逐渐下降,太阳光偏斜,光照减弱。这时要撤去棚上压花和畦边的插枝,并去掉第二层帘,以增加棚下的光照。
在控制调节光照时,还要考虑气候的因素。因为光照强度是会受到气候影响的。它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湿度(包括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和风速等有密切的关系。
只要遵照西洋参和人参的需光规律,根据不同生育期和不同气候的特点,科学地创造符合西洋参和人参生长的理想光照,配合其他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就能使西洋参和人参植株生长健壮,抗病力强,并获得优质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