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地膜覆盖栽培优点1.1出苗早且壮连续多年试验表明,瓜蒌黑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平均早出苗7~10d,个别干旱年份则在15d以上。而且出苗整齐、苗壮叶大、长势旺盛。1.2抗灾能力强苗期无论是遇上阴雨连绵天气还是久旱无雨的极端天气,黑地膜的增温、保湿、防水效果凸显,瓜蒌长势依然良好。1.3除草效果好由于黑地膜透光效果差,膜内杂草缺少阳光难以正常生长,即使长出*面,也会被黑地膜受阳光照射产生的高温所灼伤,从而大幅度减少化学除草剂的田间使用量,避免了除草剂对瓜苗所产生的药害,很好地解决了瓜蒌实际生产中的除草难题。1.4肥效利用足覆盖黑地膜后,膜内*壤长期保持一定的温湿度,利于肥料溶解和释放,肥料的利用率得到明显提高。瓜蒌怎么高产栽培?1.5瓜蒌产量高综合黑地膜栽培的诸多优势,瓜蒌黑地膜栽培取得高产毋庸置疑。正常情况下,增产幅度在30%左右,当年生瓜蒌产瓜蒌籽在/hm2以上。2瓜蒌黑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2.1种植地的选择和整理2.1.1地块选择。根据瓜蒌的生长特性,种植地选择*层深厚、*质轻松、肥力充足、地势较高、排水方便、水源丰富及地下水位较低的沙壤为宜。特别是易发生水涝灾害的地区,严禁将瓜蒌种植地选择在地势低洼的地块,6—7月一旦发生洪涝,地块水淹时间过长,退水后气温偏高,极易造成大面积死苗,对当年瓜蒌产量影响极为显著,重者减产60%以上。近几年潜山县瓜蒌种植在这方面的教训惨重,不得不引以为戒。同时,要尽量避免选择前作种植过同科作物的地块。尤其是选择该技术种植的地块,地势过低,极易造成膜内湿度过大而导致渍害的发生。2.1.2择地时间。建议瓜蒌种植地选择时间最好在上年年底前完成,为地块整理、棚架搭建、种苗移栽留下充足的时间。2.1.3整地培肥。种植地选好后,可在整地前施一层农家肥,用量多多益善,再利用旋耕机耕地一次,使*肥充分混合。然后按照畦宽1.8~2.2m、畦长50.0~60.0m、沟深0.3~0.4m、沟宽0.6~0.8m的标准开沟做畦。开沟走向根据种植地地势决定,如易涝地块平行自然水系、易旱地块垂直自然水系等。同时注意做到三沟配套和预留好操作行,四周边沟和主沟要比畦沟深3~5cm[8u58药材网www.8u58.com],利于排水,达到雨停地干的要求;操作行宽度要达到1.2~1.5m,方便三轮摩托车进出,为田间施肥和后期采收节省大量的人力成本。盖膜前3~5d,在畦面中央条施或穴施商品有机肥3000.0~4500.0kg/hm2、%缓释性硫基复合肥300.0~450.0kg/hm2、硼肥7.5~15.0kg/hm2以及锌肥7.5~15.0kg/hm2等,要求沟(穴)深25~30cm,防止种苗移栽时种根和肥料相接触。施肥后再次整理畦面一次,做成中间高、两侧稍低的面包状。瓜蒌黑地膜覆盖栽培优点及种植技巧2.2棚架的搭建与种苗准备2.2.1棚架搭建。整地结束后,要立即进行瓜蒌棚架的搭建工作。棚架搭建质量直接关系到瓜蒌后期生产的安全,尤其是瓜蒌生长茂盛时,一旦遇到大风等恶劣天气,极易发生倒架现象,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棚架立柱尽量采用高2.5m、截面大小8cm×6cm的内带钢丝的水泥柱,按照畦面+沟宽为边长,以正方形的方式埋设立柱,埋设深度50cm,纵向立柱的位置尽量贴近畦面侧边,防止立柱位于畦面中间,影响下一步盖膜和种苗移栽。立柱埋好后,再分别按照正方形边线和对角线方向在立柱顶部拉紧钢丝固定,钢丝两端皆固定在预先埋设好的边锚上。钢丝拉好后盖上15cm×15cm孔径的尼龙网即可。这是潜山县王河地区瓜农经过多年实践得到的宝贵经验,架设难度有所增加,关键是在确保横纵立柱要成一条线的同时,每个相关正方形的对角线也要成一条线。好处是棚架强度明显增强,且每个正方形比传统架式都多出2根对角线钢丝。这样即便瓜蒌产量很高,也较少出现尼龙网下坠现象。2.2.2品种选择。现在全国食用瓜蒌种植基本上以皖蒌系列品种为主。考虑到市场需求,尤以籽粒较大、粒形饱满为主要特点的皖蒌9号、皖蒌8号、皖蒌15号、皖蒌7号等品种最受瓜农欢迎。初次种植户可在全面了解各个品种特性后自行选择。同时注意种根选择以一年生种根为佳,二年生次之,三年生及以上年限种根建议不用。2.2.3营养*准备。2—3月,可以就近收集一定数量的未种植过同科作物的菜园*,加入草木灰、适量尿素水(浓度约为1%)和消毒液(浓度约为0.1%)等,堆积后盖膜待用。营养*总体要求匀、细、碎、轻、松和营养丰富等,用量大约为/hm2。